[ 鐘文化]在社會收藏的發燒友當中,總一些人有特別的癖好,他們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并且具備一定專業經驗,在迷戀某款腕表或者品牌的時候,不僅僅是看重實用價值,而還包括收藏價值、觀賞價值和升值價值。他們對于腕表的狂熱,對于設計的熱衷,無人能超越,無論數字后邊有多少個零,都難以阻擋擁有藝術臻品的心。下面,就讓編輯帶您一飽眼福吧。
全新三重復雜功能腕 手表,又叫腕表。即佩戴在手腕上的用以計時的工具。在社交場合,佩戴手表,通常意味著時間觀念強、作風嚴謹;而不戴手表的人,或是動輒向他人詢問時間的人,則總會令人嗤之以鼻,因為這多表明其時間觀念不強。在正規的社交場合,手表往往被視同首飾,對于平時只有戒指一種首飾可戴的男士來說,更是備受重視。表Ref. 5208P
百達翡麗,超級復雜功能計時,集三問、單枚按鈕計時、視窗式瞬跳萬年歷和顯示于一身,自動機械,42毫米,950鉑金,參考價格:6,000,000元人民幣。
百達翡麗全新三重復雜功能腕表Ref. 5208P 堪稱日內瓦制表企業的又一項非凡成就,該表具備三問報時、單枚按鈕計時和瞬跳萬年歷三大超級復雜功能,代表著至高的工藝標準和完美程度。新款Ref. 5208P 更是現存為數不多的、在高級復雜功能領域里采用自動上弦的腕表之一。
位于2 時方位的三段計時單枚按鈕可以在連續撳按時依次執行啟動、停止和重設三項命令。秒以及幾分之幾秒通過中心計時秒針測量,而位于3 時和9 時位置的累積計時器分別可以計量60 分鐘和12 小時內的時間。萬年歷裝置的基本構造與2008 年的Ref. 5207 相似,但必須經過大幅度地重新設計才能整合計時功能。百達翡麗的每一枚三問報時腕表都要經過公司現任總裁泰瑞·斯登或榮譽主席菲力斯登的親自驗斷。他們會反復仔細聆聽音調,然后才決定這枚腕表是可以出廠,還是返回接受聲音優化處理。
所有這些部件都裝在一枚PT950 之中,而這種表殼本身就已非同尋常。它并沒有采用表耳相連表環的傳統表殼設計。相反,表殼由(底蓋、表環和表圈)三部分構成,這三個部分以螺絲牢牢固定在兩個夾具之間。只有這種獨特的結構才能讓表耳的穿孔方式能夠像表殼本身的設計一樣,果斷且極富美感。這種結構令這款集精湛工藝、機械美學、細膩加工、優質材料和新穎設計的腕表杰作更加光彩動人。
Traditionnelle傳承系列鏤雕14天動力儲存陀飛輪
89010/000P-9935 經日內瓦印記認證,傳承系列精致鏤空,手動機械,42.00毫米,950鉑金材質,參考價:暫無。
在鐘表的世界里,陀飛輪已經屬于高端的工藝,將鏤空與陀飛輪相結合更是難度超高的挑戰,江詩丹頓的設計勇于挑戰高超的制表記憶,展現完美的鐘表藝術。雕刻工藝師往往沿著橋板和主板的直線或曲線雕刻出鏤雕機芯。這是一項極為精巧細致的工作,必須確保即便去除某些材料,各部件仍完美運轉,同時營造通透的效果,這會將非常細微的不完美之處也暴露無遺,因而不能容許絲毫瑕疵。
這款腕表的雙重三維效果源自2260 SQ機芯構造和哥特式的靈感,各部件精巧絕倫的解構線條加強了縱深效果,玲瓏剔透的效果令人嘆為觀止。機芯上部配備了四個發條盒,即兩組雙發條盒,比下部更為“密集”。江詩丹頓的2260 SQ機芯為層疊結構,消除了空間差異,營造出縱深效果,專門設計用于提升三維效果的雕刻圖案再次加強了這一效果。
鏤雕本身是一項純粹的美學工藝,但相對于實心機芯而言,鏤雕機芯的每道工序都更為復雜,江詩丹頓一直在鏤雕藝術方面出類拔萃,2260 SQ機芯完全沿襲了這一歷史悠久的手工制作傳統。獨特的層疊結構為表面裝飾營造出更大空間,因而手工工藝的施展空間更大。與實心機芯相比,每個2260 SQ機芯的倒角和手工裝飾時間增加了10個小時 ,雕刻時間增加了40個小時。
Grand 1 Lumen腕表
朗格Grand Lange 1 Lumen:透明的設計將神秘的機芯與代表性的大日歷機械結構展露無遺,限量發行200枚,參考價:約517,000元人民幣。
之所以為限量版,不是憑空定義的,首先是表殼的鉑金材質,盡顯低調的奢華,表盤局部采用半透明水晶玻璃材質,可以觀賞原本藏匿于表殼中的機芯細節,如大日歷視窗和夾板的鱗片紋,碳黑的時間盤偏于9點位置,小秒盤與其相鄰,朗格大日歷顯示的設計靈感,源自1841年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師傅古特凱斯為德累斯頓森帕歌劇院制造的五分鐘數字鐘。動力儲存顯示在3點位置,全部指針、日歷視窗和羅馬數字都有夜光表面,即便在黑暗的夜晚也可以清楚的讀時。
朗格CaliberL095.2機芯透過藍寶石透明表背可見,手動上鏈機芯為朗格自制,由400個零件組合而成,有42個寶石軸承,具備72小時的動力儲存時間和鵝頸微調系統,振頻為21600次/小時,它的制造過程上有許多難點,夜光大日歷就是其中之一,數字盤的兩個顯示表面距離僅為0.15mm,而夜光涂層的厚度可能會對旋轉造成影響,在避免的同時還要綻放足夠的光芒,這都體現著制表師完美的工藝。
恒定動力擒縱腕表
芝柏恒定動力擒縱腕表:包含了在技術方面的最新突破成果:恒定動力擒縱技術,參考價:880,000元人民幣。
這一款腕表標志著計時界的一場偉大變革,是一種亙古未有的構造與擒縱設計。其構造采用了前沿材質與頂尖工藝,尤其是采用了14微米的硅質游絲,其細度僅是人頭發的七分之一。不受傳統機械時計發條鼓動力不斷遞減的限制,向擺輪輸出穩定不變的動力,令擺幅及準確度保持高度穩定。
表盤布局著重突出恒定動力擒縱系統的蝴蝶翅形框架及彈性游絲的結構,表盤下方是恒定動力擒縱系統亮相的舞臺,透過防眩水晶玻璃可見芝柏表經典三橋夾板的新排列造型,表盤正面的9點鐘位置擁有線形動力儲備顯示,以7個簡便的白色塊提醒我們還要關注它特有的長動力裝置;小時盤移至12時位置,左右為兩個發條鼓。
所有的擒縱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終極目標,就是精準度,對一枚機芯而言,有太多環環相扣的因素影響著精準度的表現。專門為這款表開發了一個組合發條系統,包括兩個并聯的發條盒,每個發條盒中都包括兩組串聯的發條,總共四條發條一起工作,才能保證超過7天的動力。
THE BIRD REPEATER(J031033200)腕表
18K紅金表殼,黑色縞瑪瑙針盤,手工精雕及彩繪珍珠貝母表盤,手工精雕及彩繪小鳥,三問報時功能,限量8枚。參考價:3,800,000人民幣。
雅克德羅報時三問腕表J031033200為我們呈現了一幅一家五口和諧美好的家庭圖案,表盤的圖案設計讓整款表充滿了溫情。一對山雀站立在精致的鳥巢之上,注視著巢中嗷嗷待哺的小鳥,母山雀正要把嘴里的蟲子喂給自己饑餓的孩子,公山雀則等待一只等待破殼而出的新生命,屬于五口之家的早晨充滿了幸福和歡樂。汝拉山谷山雀的做工非常細膩,色彩斑斕栩栩如生,其眼睛、嘴巴、神態格外逼真,就連羽毛也是多彩的,用黃色、白色、黑色、藍色形成了一個很好的過渡。鳥巢放佛就是活生生的枝條搭制而成的,色調則采用金色,象征生命的美好。
這幅圖的背景是汝拉山區招牌式的杜河瀑布,表盤細節極其豐富,底層的背景用珍珠母制成,雕鏤與上色由手工完成。制表大師的彩瓷琺瑯雕刻技藝,完成一部作品,需要幾個月之久,非常精密的地方都是在高倍顯微鏡下操作,這樣高超的技術和精巧的手法不得不讓人折服。
與此精致的外觀相搭配的是這個腕表的功能,雅克德羅在腕表基礎功能上并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設計,它的出色之處在于采用了高級制表業中最頂尖的復雜工藝技術:三問報時功能。在表殼的9點鐘位置有一個報時控制拉桿,拉下拉桿我們就會聽到時、刻、分的報時鐘聲。與此同時,鳥巢中的蛋殼會裂開,一只雛鳥破殼而出,雛鳥嗷嗷待哺,然后母鳥給它喂食,讓您感嘆品牌的卓越技能,感受那一刻的溫情。
總結:腕表不僅僅的時計工具,而且是審美上精雕細琢的臻品,是工藝上的高超藝術品,在鐘表的制作過程之中每一個步驟都緊密相連,每一個零件的作用都不容忽視,這也是對制表師綜合水平的考驗。在如此精細而小巧的表盤、機芯或者指針上,融入更多的細節設計,無論是鏤空、琺瑯還是陀飛輪,每個技術的突破都讓人嘆為觀止,他們不斷追求極限,追求完美,打破記錄,創造歷史,一款好的腕表隨時間依舊會升值,這就是那些頂級腕表天價之高的原因,也是令人們不斷向往、熱衷甚至癡迷高端腕表的原因。(圖/文 宇宙之表 李帥)
浪琴表經常走在科技發展的前沿,于1905年宣告制造出首枚腕表,于1960年制造出全球最薄的電磁手表,于1969年研制出全球首枚電子磁性石英表-浪琴Ultra-Quartz超石英表。翌年,于瑞士圣莫里茲(St. Moritz)舉行的世界速降滑雪(Downhill Skiing World Cup)比賽中,浪琴表首次以數碼訊號發放器將時間以電子傳送方式直接顯示于世界電視畫面上。1979年,浪琴表與其它鐘表品牌合作,研制出「Feuille d’Or」腕表,成為全球最薄的石英腕表,其后于1984年推出著名的Conquest腕表,配備高度準確機芯。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