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順利入萬國表小大飛要如何尋找,這個表要怎么了解比較合適?
這算一篇簡單作業吧。最近真的比較上頭,折騰得厲害,幾進幾出幾塊,最終在這塊小大飛這里塵埃落定。
本人有較嚴重強迫癥,相對對表成色、瑕疵方面要求比較嚴苛。最近入手幾塊都有不同程度這里那里瑕疵,最終都沒留下。之前鋼帶52還發了一篇帖子。實際一開始對新款43大飛是不太接受的,跟很多表友一樣,覺得由46變43少了精髓、破壞了經典。但后面卻啪啪打臉了、沒有逃過真香定律。前段時間陪朋友去逛表,逛到去試戴了新 (種類)根據標準的不同,手表可以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在社交場合,人們一般都是依據價格來區分其種類的。按照這個標準,手表可被分為豪華表、高檔表、中檔表、低檔表等四類。以時價而論,豪華表價格在5000元以上,高檔表在1000~5000元之間,中檔表在200~1000元之間,低檔表在200元以下。選擇手表的具體種類時,首先要量力而行,不要作力不從心的事。另外,還要同時顧及個人的職業、露面的場合、交往的對象和同時所選用的其它服飾等一系列相關因素。 (形狀)手表的造型往往與其身價、檔次有關。在正式場合所戴的手表,在造型方面應當莊重、保守,避免怪異、新潮。男士,尤其是位尊者、年長者更要注意。造型新奇、花哨的手表,僅適用于少女及兒童。一般而言,正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以及菱形手表,因其造型莊重、保守,適用范圍極廣,特別適合在正式場合佩戴。43大飛。幾個點改變深得我心,讓我立即下定決心準備搞一塊,
1、縮小表徑對于我17腕周更適合日常通勤,質感也還在;2、快拆表帶太方便了,并且更換表帶絕對不會再傷表耳,對于手殘黨、強迫癥簡直完美,除了更換成本增高一些;3、防水由60升級到1算加分項;4、全數字加刻度夜光不要太爽,個人大愛,并且現在的工藝不會再出現手工貼4點夜光有歪斜偏差的情況,也算工藝品控提升;5、減少動儲和日歷,犧牲實用性加大經典還原度,個人不太在意日歷覺得可以接受,至于動儲自動表可有可無;6、最后是和背透,機芯這個價位用上自產啄木鳥系統也還行,至于背透個人覺得無所謂,更愿意換為高防磁。
說完優點說2點個人不太喜歡地方:一是金屬白鋼的時分針個人覺得與大飛稍顯違和,是不是換黑膠或藍鋼更好看?二是大飛折疊扣設計開合確實很緊,這也是不少表友的槽點。
還有一點就是,本人是有情節的,因為28年結婚親自去HK買的真正意義第一塊好表是馬克16,后面29年又入手過馬克16那一代的飛計。后面還入手過一次的大飛??傊畬︼w行員有情懷~
決定入手后就是找渠道,玩表10年,渠道多多,肯定不會旗艦店或專柜公價當韭菜,找到一個入手過2塊的亦商亦友的販子,給他先款,最終71折國行入手,帶全額F票,順利到手,細節完美,真香!
唯一遺憾沒有線上集裝箱盒和贈送膠帶,但膠帶官網是可以單獨購買的,價格2K不含扣。
好了簡單作業就說這么多吧,圖隨意幾張上手圖,所有表都沒有作論壇認證(要認證應該也有10多個品牌了),也難得搞了
電子手表要注意:按按鈕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失靈;液晶板使用五至七年需另換新的;電池無電要及時取出,以免流液腐蝕機芯。發現燈不亮、按鈕失靈、計時突然有較大誤差時要及時修理,可能是元件焊點接觸不良或脫掉了。電子手表,特別是數字式電子手表,防水性能一般較差。盡管有的在說明書或后蓋上印有“防水”字樣,也要盡量避免與水接觸。電子手表的結構與機械手表不同,都是電子線路和電子元件,萬一進了水,就會是“災難性”的,使整只手表報廢。特別是液晶板和集成線,不僅怕水,就是受了潮,時間一長也會出現故障。因此,洗臉、洗衣時最好把表摘下來。下雨時要防止濺上雨水。如果發現電子手表進了水,或表蒙子內壁聚有水氣,應立即送修表店進行除水、排潮處理。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8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