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荷蘭畫家和雕刻家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Maurits CornelisEscher,1898-1972)對平面密鑲構圖的熱愛源于一次西班牙之旅。他在格林伍德(Grenada)的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 )和科爾多瓦清真寺((Cordoba Mosque)等摩爾建筑的磚瓦上,見到了許多采用平面密鑲棋盤形鑲嵌工藝的圖案,從這些馬賽克圖和其對稱設計上,可以了解平面劃分和圖案填充如何做到緊密不留縫隙的方法。
對古老藝術一見鐘情的埃舍爾,開始積極解讀、描繪并歸類各種圖案排列的方法,同時不停尋找其他形象或設計來替代抽象的幾何形狀,使構圖更加豐富多變。埃舍爾藝術畫作有著令人羨慕的現力和想象力,他熟練運用視覺感官和理性,創造出只能存在于平面但卻極富空間感的全新畫面和事物。最終,這位頂級視覺藝術大師的畫作,成為了Metiers d'Art制作Les Univers Infinis工藝表盤的靈感泉源。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來解析這款機刻圖紋裝飾和掐絲琺瑯工藝的結晶藝術品–魚主題,官方產品編號為:86222/000G-9689腕表。
色調深淺不一的藍色和灰色搭配在一起,營造出群魚共游的場景。這款Métiers d'Art Les Univers Infinis藝術魚主題腕表融合機刻圖紋和掐絲琺瑯工藝,成就史上的又一巨作。
腕表知識:手工機刻:手動雕刻機器每次放上一片新的表盤或換上另一紋理的刻刀時,都要對很多部件進行調校。雕刻時機器必須以緩慢的速度操作,因為左手推動的大齒輪轉動分毫,都會帶動刻刀按編好程序的繁復軌道運轉,而且刻紋的深淺全憑操作者右手中的力度控制,逐漸施力逐漸松開,才能形成小小的一道由深而淺的紋理。
因此,要雕刻一整片表盤需要極為敏銳且穩定的手勁,欠缺一點經驗或耐性都難以完成。用大型的機器制作微小的表盤裝飾,不僅步驟繁多,操作也比較間接,若不能達到收放自如、“人機合一”的境界,實在很難制作出色而不呆板的機刻圖案。
雕刻師先在盤底座上刻劃出魚的圖案,再精心雕刻出魚的眼睛。接著,機刻圖紋大師精雕細琢,刻出長度僅有0.1毫米的對稱圖案,而平行曲線勾畫出了魚頭、魚尾和魚鰭,而魚身則布滿耀眼的魚鱗。從中不難窺見其爐火純青的技藝和對藝術敏感度的熱忱。
琺瑯大師施展掐絲琺瑯技法,用細金絲將不同的琺瑯顏色分隔開,勾勒出圖案的輪廓,把每一尾魚兒都填上琺瑯后放在爐中高溫反復燒制,藉此加深顏色。
在完成最后一次燒制后,便要進行打磨拋光工序,使區分線和琺瑯填充區齊平,然后是上釉 ,即上一層清漆,讓表盤能釋放出耀眼的光芒。
江詩丹頓自行研制的2460型自動上條性能穩定可靠,動力儲存43小時,更刻有日內瓦印記。這個印記表明機芯的精細打磨工序遵照了日內瓦高級制表傳統手工藝的嚴格要求,機芯上的拋光倒角、手工繪制的圖案、圓紋處理的主機板、飾有日內瓦波紋的夾板和雅致的機刻圖紋裝飾擺錘等,均可透過這款手表的藍寶石水晶玻璃表底蓋欣賞到。
小結:同樣也是經常出現在埃舍爾畫作中的魚,象征著他對海洋的慕戀。青色、藍色的透明琺瑯如同地中海泛著波光的湛藍海水,優游在波光中的魚群也在陽光下勾畫著金色輪廓的身影和一道炫眼的銀白。如果你有機會碰到這塊腕表,你立即下手購買嗎?
腕表詳細參數請點擊:江詩丹頓藝術大師系列86222/000G-9689腕表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