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文化] 除了外形靚麗、經久耐用外,最有意思的莫過于其旋轉表圈。旋轉表圈也可以說是潛水表最具有標志性的特征。
具體來說,潛水表的旋轉式表圈起到提醒潛水時間的作用。常見的旋轉表圈的標注刻度通常為15、30和45,因為一般潛水的氧氣瓶只能堅持30到45分鐘的下潛時間。有一些潛水表的旋轉表圈前15分鐘是帶顏色或特別標識的,因為潛水員都會嚴格遵守在上升時做15分鐘安全停留以做潛水減壓,所以當時間走完這一段時間,你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潛水表圈的使用也非常簡單,通常只要在潛水時轉動旋轉表圈,使旋轉表圈上的0刻度對準分針,然后看分鐘走動后對應旋轉表圈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潛水所用時間。
潛水表的旋轉表圈是逆向旋轉的,也必須只能夠逆向旋轉,市面上一些配備雙向旋轉的表圈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并不是潛水表。為什么這么說呢?打個比方,逆向旋轉表圈在潛水時如果誤操作或是因為碰觸轉動了表圈,也無非就是提醒你提前出水而已。但如果佩戴一枚雙向旋轉表圈,在潛水時產生了順時針方向的表圈誤操作,讓本已經開始的潛水倒計時歸于零,這對于潛水者來說可是非常致命的。雙向旋轉的表圈主要是用來計算時間,比如計算帆船經過兩個浮標間距離的時間等,并不是用來潛水的。
1953年推出潛水腕表,也是第一款搭載逆向旋轉表圈的腕表,并申請了專利。大約在同一時間,推出了第一款,但是潛航者真正換上逆向旋轉表圈卻是在20世紀80年代寶珀的專利保護期結束以后。
作為潛水表重要的一環,各個品牌在潛水表圈上可謂大下苦工,從材質到工藝。比如大家熟知的勞力士“水鬼“系列,表圈采用高科技陶瓷材質,由于陶瓷具有抗腐蝕和耐滑刮且質量還很輕的特性,基本已經成為現代潛水腕表的標配。而在今年,推出的新款海洋宇宙膠皮與圈的融合工藝和寶珀推出的新款五十噚Bathyscaphe表圈采用陶瓷表圈與液態金屬刻度融合工藝,更為復雜,也更為漂亮。
當然,逆向旋轉外圈也是有缺點的,畢竟它與表殼并不是一體成型,而是被固定在表殼之上的。些微的空隙,很容易讓腕表在水下使用過程中,細小的泥沙鉆進表殼與表圈的縫隙中,從而對腕表造成極大損傷。
逆向旋轉內圈的出現,根絕了這種隱患。比如,皇家橡樹離岸型潛水計時碼表,將逆向的旋轉表圈放入表鏡內與表盤相融,通過特別設置的表冠調節,不僅杜絕了泥沙,且旋轉式防水表冠,在表冠鎖死后還避免了水下的表圈旋轉誤操作現象,安全可靠。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內外旋轉表圈的表殼設計。它將旋轉內圈的優點與外部表圈便于操作的特性相結合。操作也更為便捷,即使佩戴潛水手套或手指冰冷時亦可以分鐘為單位,精確設定時間。同樣出于安全考慮,只允許以逆時針方向轉動。這樣一來,即使不經意間誤調表圈,也可確保零位置處時間,也就是潛水員無需解壓可以安全上升至水面所需的時間不會被超越。(圖/文 宇宙之表 董航)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