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g id="fkfg9"></big>
      
      

        <track id="fkfg9"><strike id="fkfg9"><b id="fkfg9"></b></strike></track>
        1.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鐘界年度盛會之一“巴塞爾世界鐘表珠寶博覽會”(Baselworld)于3月26日落下帷幕,因為近幾年眾多品牌陸續出走,讓今年展會人氣大不如前,甚至讓大家“瞠目結舌”“擊節叫好”的超級復雜大表也少得可憐。新、新創意、新材質、新技術方面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但仍有少數精彩杰作,在此奉上。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Octo Finissimo 自動計時碼刷新計時碼表超薄記錄

          ()這幾年對“超薄”發起進擊,從2014年在Octo Finissimo系列(Finissimo在意大利文中是薄的意思)推出厚5毫米的手動上鏈陀飛輪后,相繼于2015年推出厚5.75毫米的手動上鏈小三針腕表,2016年推出厚6.85毫米的手動上鏈三問腕表,2017年推出厚5.15毫米的自動上鏈小三針腕表,2018年推出厚3.95毫米的自動上鏈陀飛輪腕表,幾乎年年都有出人意表的精彩創舉。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寶格麗5枚打破超薄記錄的腕表,由左至右:Octo Finissimo系列手動上鏈陀飛輪腕表、三問腕表、自動上鏈腕表、自動上鏈陀飛輪腕表、GMT計時碼表

          今年也不例外,一枚Octo Finissimo GMT自動計時碼表第5次刷新超薄記錄。它采用的集成機芯厚度僅3.3毫米,比目前市面上所有的自動計時碼表機芯都要薄。而且這不僅是一枚最薄的自動上鏈計時碼表,還是最薄的兩地時腕表以及最薄的兩地時加計時碼表。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機芯厚度3.3毫米,表殼厚度6.9毫米

          為了薄,采用外緣式自動上鏈擺陀(擺陀成環形塊狀在機芯外緣滑動),具備55小時動力儲存,搭載于直徑42毫米的鈦金屬表殼內,厚度6.9毫米。鈦金屬具有熔點高、硬度大、可塑性強、密度小、耐腐蝕等優點,而且比貴金屬與不銹鋼來得輕,因此超薄加上鈦合金的運用,讓這枚腕表上手格外顯輕。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機芯采用外緣式自動上鏈擺陀

          除計時碼表,腕表還帶有兩地時功能。家鄉時間以3時位置的表冠調整,顯示于3時位置的小副盤,采用24小時刻度,可區分晝夜。調整好家鄉時間后,這個時間基本不再變動,當更換時區,直接按壓表殼9時位置的按鍵,即可以一小時為單位調整當地時間。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除計時功能還帶有第二時區功能

          我個人特別喜歡寶格麗Octo的造型,八角形表殼上配上圓形表圈,硬朗中帶有圓潤的感覺,再加上鈦金屬巖灰色磨砂質感,以及我最偏愛的兩地時功能。最后定價也很有良心,142,000元。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Octo Finissimo GMT自動計時碼表上手十分輕盈

          除了這枚打破超薄記錄的Octo Finissimo GMT自動計時碼表,寶格麗還推出了一枚配備萬年歷功能的Octo Roma大自鳴萬年歷腕表,用以紀念品牌大自鳴腕表問世25周年。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Octo Roma大自鳴萬年歷腕表

          1994年面世的大自鳴腕表是由腕表設計大師Gérald Genta打造,時至今日,四分之一個世紀,寶格麗已累計推出90余款大自鳴腕表,并計劃在今年重磅推出多款大自鳴時計。因為今年是Gérald Genta(杰羅尊達)品牌創立50周年。

          提起Gérald Genta,你可能不知他是何方神圣,但如果說他是大名鼎鼎的鸚鵡螺(/Nautilus)、皇家橡樹(/Royal Oak)、(/)以及(/Ingenieur)的設計者,那你勢必要對他刮目相看了。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腕表設計大師Gérald Genta(1931~2011年)

          1969年Gérald Genta創立了自己的鐘杰羅尊達,并在瑞士Le Santier開設了制表工坊,具備制造陀飛輪、跳時與分鐘逆跳、三問、大小自鳴等復雜功能的技術。而鐘樂報時功能,更有二錘二簧、三錘三簧,甚至是四錘四簧的西敏寺鐘聲報時。杰羅尊達于2000年被寶格麗收購,寶格麗也接收了品牌眾多的復雜技術,讓制表水平上了一個臺階。

          其實去年9月27日,寶格麗在上海舉辦“意式珍寶閣”腕表展時,就帶來了這枚腕表,不過當時腕表的材質是18K玫瑰金。表殼直徑44毫米,具備大小自鳴、三問報時、萬年歷、陀飛輪、……等12項復雜功能,而且它的報時功能是四音錘與四音簧的西敏寺鐘聲,報時與走時都具有各自的動力儲存顯示。搭載的自動上鏈機芯具備創新的保護裝置,可避免在大自鳴報時模式下觸發三問報時功能,保護機芯在報時裝置運行時免受損壞。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去年來到上海展出的18K玫瑰金Octo大自鳴萬年歷腕表

          今年新款表殼替代以碳纖維,去年寶格麗在上,便在原有超薄三問的基礎上,以碳纖維替代了鈦合金作為材質,推出了Octo Finissimo手動上鏈三問碳纖維腕表,除了讓三問報時聲響得到優化,還能降低腕表重量。當時我就認為接下來幾年,寶格麗會將碳纖維技術陸續運用到其他表款上,沒想到今年就實現了。在今年,還有另一枚Octo Finissimo自動上鏈陀飛輪超薄腕表也采用了碳纖維為材質。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Octo Finissimo自動上鏈陀飛輪碳纖維腕表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2017年推出的Defy Lab概念腕表

          2017年9月底,時()在日本東京發布了Defy Lab腕表,可謂石破天驚,馬上獲得了當年“日內瓦高級鐘表大賞”(GPHG)創新腕表獎肯定。但當年只推出了10枚,尚屬實驗性質。今年巴塞爾表展品牌將這枚概念表實現量產,帶來了全新Defy Inventor腕表。首先先來總結一下這枚腕表的厲害之處。

          一、18Hz的超高振頻

          Hz(赫茲),即振頻單位。一般腕表的振頻約為2.5Hz到5Hz之間,也就是擺輪游絲每小時振動18,000~36,000次(當然有極少數例外),即每秒振動5~10次。從理論上來說,振頻越高,將時間等分切割得越精細,校準的誤差就越小,走時就較為精準。但振頻卻不是越高越好,除了有物理的極限外,高振頻還將帶來零部件的高度磨損以及動力的大量耗損等問題。Defy Inventor腕表的振頻為18Hz,即擺輪游絲每小時振動129,600次,每秒振動36次,這已是一般腕表的3.6~7.2倍,使得腕表的走時誤差控制在每日正負0.3秒,直逼的精度,非常驚人。

          二、一體化的調速振盤

          傳統的調速系統——擒縱叉、擒縱輪、擺輪、游絲,再加上螺絲、寶石、軸承等配件,至少需要30個零部件,這些零部件經過精心組裝、調校后,在運轉過程中不斷接觸、摩擦,導致動力流失以及磨損變形,而溫差、磁場、撞擊等因素干擾,也都會對精準度帶來致命的影響。但Defy Inventor腕表以一片0.5毫米的振盤取代了超過30個零部件組成的傳統擒縱系統,避免組裝與調校上的人為誤差,也讓部件之間的摩擦與磨損降到最低,在遭遇沖擊時也能避免部件變形。

          三、單晶硅材質運用

          制表業使用硅材質首見于2000年,在經過近20年的實戰證明中獲得了良好效果。硅是非磁性物質,因此不受磁場干擾。硅材質卓越的彈性系數,使得游絲可以帶來更加精準的走時表現。此外,硅材質對于抗腐蝕、抗溫差也有很好的表現。Defy Inventor腕表的振盤以單晶硅為材質,讓機芯運作在溫度與磁場的變化中始終保持穩定。而且硅材質的表面非常光滑,在運作時部件的摩擦系數極低,這也讓動力的流失非常小,因此雖然腕表的振頻高達18Hz,但腕表仍能保有2天的動力儲存。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Defy Inventor腕表

          四、無需潤滑油

          傳統的調速機構為了避免摩擦帶來的磨損,必須添加潤滑油,但在長期使用后,潤滑油會變質,導致粘稠干涸,腕表定期要做維修保養,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清洗并添加新的潤滑油。但一體的單晶硅振盤卻讓不添加潤滑油成為可能,也能大大延長保養維修的周期。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在以往,傳統的瑞士杠桿式擒縱系統已經統治了鐘表業近300年,雖然有很多制表大師不斷在挑戰這一“雖不完美,但只能接受”的系統,但都未能形成氣候。如今Defy Inventor腕表橫空面世,但能否顛覆傳統并使之普及還有待觀察。畢竟在這個數碼產品深入現代人生活的今天,精準并不是腕表的唯一使命,全面尖端科技的運用反倒讓人產生對傳統手工藝個性模糊與機械溫度冰冷的疑懼——這是我與幾位鐘表老師談論時,部分老師的觀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鈦金屬與鋁基復合材料,讓腕表上手無負擔

          表殼直徑44毫米,鈦金屬打造,表圈材質為Aeronith,這是一種鋁基復合材料,重量僅為鈦金屬的三分之一。在2017年的Lab版本中,整枚表皆由Aeronith打造,但在量產版本中為了降低成本,僅在表圈使用。腕表定價137,000元。

          今年真力時還有另一枚腕表也值得關注——Defy系列 El Primero雙陀飛輪腕表。表盤8時與10時位置各有一個陀飛輪。位于8時位置的陀飛輪以5Hz的速度運行,每分鐘旋轉一周,用以調節機芯走時功能。位于10時位置的陀飛輪則只有在計時功能啟動時開始運轉,運轉速率為50Hz,即每小時振動360,000次,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陀飛輪,每5秒鐘自轉一圈,一分鐘自轉12圈。中央的計時大秒針每一秒繞行盤面一圈,對應表盤外圍的刻度,提供1/100秒的計時精度,也提供極佳的視覺效果。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Defy系列 El Primero雙陀飛輪腕表鉑金版本

          腕表同時具備兩套獨立的發條盒和動力傳輸系統,一個為1/100秒的計時碼表提供50分鐘的動力儲備,另一個為腕表走時提供60小時的動力儲備。在盤面12時位置設有計時碼表的動儲顯示。這樣的設計原理很簡單,計時要達到1/100秒的精度,振頻必須達到50Hz,即一秒鐘擺輪游絲振動100次,但如前文所述,高振頻會帶來高度的摩擦磨損與動力流失,因此單獨設定一套傳動與調速系統,只在計時功能開啟時運作,而在一般走時時,只運行另一套振頻較低的系統。

          腕表直徑46毫米,自動上鏈,動力儲存60小時,防水深度100米。版本限量10枚,定價 1,089,000元;碳纖維材質版本限量50枚,定價870,000元。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Defy系列 El Primero雙陀飛輪腕表碳纖維版本

          事實上,早在2017年,真力時就推出了Defy El Primero 21腕表,也是采用兩套獨立的動力與調速系統,今年只是將兩套調速系統升級為陀飛輪。但其實這些技術并不是真力時的獨創,而是來自集團兄弟品牌泰格()。

          進入21世紀,泰格豪雅對于高級制表發起沖擊,打破了一個個精準計時紀錄并駕馭了磁力,打造出眾多“匪夷所思”的表款——V4腕表,首款以皮帶替代齒輪傳動的腕表。Mikro S腕表,雙陀飛輪,其中一個1分鐘旋轉12圈,是速度最快的陀飛輪??ㄈR拉Mikro Pendulum腕表,首個以磁力代替擺輪游絲驅動的腕表??ㄈR拉Mikro PendulumS腕表,首個搭載磁力驅動的雙陀飛輪腕表??ㄈR拉Mikrograph腕表,采用兩個獨立的擒縱與擺輪系統,讓計時精度達到1/100秒??ㄈR拉Mikrotimer Flying 1000腕表,計時精度達到1/1,000秒??ㄈR拉Mikrogirder腕表,振頻每小時達到720萬次,實現1/2,000秒的計時精度。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泰格Mikrograph腕表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泰格豪雅卡萊拉Mikro TourbillonS腕表

          這些驚人的技術一個接一個,讓人嘆為觀止,除了多次斬獲“日內瓦高級鐘表大賞”獎項,也不得不讓人們對于泰格豪雅的創新研發實力刮目相看。只可惜后來2014年,鐘表界傳奇人物Jean-Claude Biver正式接管MH集團部門,兼任泰格豪雅、真力時和()3個品牌的首席執行官,他將泰格豪雅的消費群體定位為年輕人,全力發展平價產品,遂將泰格豪雅的這些尖端科技束之高閣,并于這兩年轉給了真力時使用,在真力時的Defy El Primero 21腕表與Defy El Primero雙陀飛輪腕表,都可以見到泰格豪雅卡萊拉Mikrograph腕表與卡萊拉Mikro TourbillonS腕表的技術。

          既然提到了泰格豪雅,我們也來看看品牌今年的新品。今年巴塞爾表展泰格豪雅一反常態,和以往新表眼花繚亂相比,竟然就只主推一個全新的Autavia系列7枚腕表。我問品牌公關:還有表嗎?還有表嗎?品牌公關回復:沒有表了!沒有表了!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Autavia系列腕表

          Autavia是Automobile+Aviation的意思,即汽車+航空,也就是結合賽車與飛行元素于一身。它最初是1933年至1957年期間在賽車和飛機上使用的儀表盤計時器,在儀表盤計時器停產后,Autavia成為了1962年推出的一款計時碼表,直到1985年停產。

          乍看這7枚新表,也就是簡單的大三針加日歷顯示的自動上鏈腕表,平淡無奇,最多就是獲得瑞士官方天文臺認證(COSC)。但泰格豪雅不可能就僅僅交出這樣一份乏善可陳的成績單,其學問還在于機芯搭載的游絲——Isograph碳復合材質游絲。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碳復合材質游絲與鋁合金擺輪

          Isograph碳復合材質游絲于今年一月中發布,當時搭載于Calibre 02T陀飛輪Nanograph納米腕表中。用碳纖維來制作游絲,這是業界首創,其優勢在于“游絲輕巧、密度較低,幾乎不受重力和撞擊的影響,并且具有防磁性。得益于游絲的幾何形狀,有利于促成同心振蕩,而碳復合材質游絲與鋁合金擺輪相結合,具有優異的熱性能和氣動彈性,提高腕表精確度?!?/p>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Autavia系列腕表

          以上是官方新聞稿的說法,我不是材料科學專家,對這樣的說法無法置評。只是所有新事物都需要時間的考驗和證明,相信再經過兩三年,時間會給消費者我們正確的答案。

          腕表直徑42毫米,7枚腕表5款為不銹鋼打造,2款為青銅打造,皆為100米防水。定價區間為25,800元至31,900元。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Autavia系列腕表具有表帶快速拆卸功能

          本文含大量原創圖片,部分圖片源自品牌,
          任何人不得擅自盜用,轉載請聯系我們取得授權。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茍不學:在蕭條表展中異軍突起——2019 Baselworld縱覽第一彈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813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3月6日 08:24
          下一篇 2023年3月6日 10:41

          相關推薦

          2020国产精品午夜视频_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_国产国产成年年人免费看片_久久小说下载网

          1. <big id="fkfg9"></big>
            
            

              <track id="fkfg9"><strike id="fkfg9"><b id="fkfg9"></b></strike></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