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文化] 上世紀中后期,機械制表業遭遇重創,迫使傳統制表巨頭探尋新的出路,從扮演了近80年左右的工具設備角色中幡然醒悟,品牌抱團取暖挨過難熬的行業寒冬之后,基于本身的工藝傳承和歷史底蘊,轉變為如今的奢侈品。傳統奢侈品集團似乎也看到了鐘表業春天的曙光,紛紛試圖踏足這片對它們來說陌生而神秘的世界。然而,深受鐘表文化熏陶的市場,難以忍受這些缺乏“純正制表血統”的“異類文明”,對它們充滿了抵觸情緒。隨著時間的流逝,排斥與接納之間的對峙開始有所緩和,市場在不斷探索中漸漸找到了孕育的土壤,人們都深刻的明白,傳統奢侈品集團并不缺乏經典文化和杰出工藝,缺的是如何讓兩種不同的文化有效的溝通,從而攜手并進。
普遍來說,從其他領域進入到鐘表業的品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太成功,拉夫勞倫、海瑞溫斯頓、RAFF等沒有取得多少市場份額,、、、等也還缺乏主流鐘表市場的認同。即便是大家都已經默認的和,在高級制表領域也爭議不斷。但,這并不妨礙多元文化與鐘表業的親密接觸,我想,這應該是好事,遲早會找到平衡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愛馬仕在制表業的頻頻亮相吸引了不少目光,本身愛馬仕在奢侈品鄰域就享有盛譽,和很多其他奢侈品牌一樣,愛馬仕的腕表也頗受質疑。2012年,愛馬仕舉辦了品牌制表100周年紀念活動,當時的愛馬仕鐘表公司La Montre Hermès首席執行官Luc Perramond曾表示過,愛馬仕的腕表,首先想要吸引的是本身便已經認同愛馬仕品牌文化的客戶群,其次如果有鐘表愛好者也認同愛馬仕,那將是好事一件。所以愛馬仕的策略并不是想要快速的在高手林立的制表界站穩腳跟,而是豐富原先客戶群體的需要,愛馬仕2014財年報表顯示,鐘表業務在愛馬仕集團中占比僅占3%(2013年為4%)。
愛馬仕與鐘表結緣
1837年,在那個交通工具以馬車為主的年代,愛馬仕前瞻性的開啟了馬鞍及馬具生意,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是當時的巴黎,除了交通發達之外,也是享譽世界的法國鐘生產地,不過愛馬仕并沒有進入這一領域。直到1912年,一張照片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愛馬仕第三代領導者Emile-Maurice Hermès的女兒Jacqueline Hermès手上佩帶了一只腕表,而這只腕表正是有她的父親為她制作的。但Emile本身并不會制作鐘表,所以這只表實際上是一只小型懷表裝嵌在了一個由Emile親手制作的皮質套殼里。
1920年代,Emile在原先的皮革制品業務基礎上,擴充了包括旅行、汽車配件、絲巾、手套等等業務,其中也包括。1928年,表盤上帶有愛馬仕logo的腕表第一次出現,標志著愛馬仕首枚腕表的誕生,并在福寶大道24號的愛馬仕精品店里展示售賣。這只腕表是瑞士著名制受到愛馬仕的委托而精心制作,使用。1930年代,摩凡陀還為愛馬仕做過一只非常有意思的旅行鐘,并成為經典,此后,摩凡陀多次為愛馬仕提供機芯,并為其制作表款。
1928-1929年左右Tavannes為愛馬仕制作的開合腕表
1930年代開始,愛馬仕的腕表業務逐步擴大,主要分成了三塊:替著名零售鐘表產品;委托瑞士制表品牌設計和生產鐘表;為鐘表品牌提供皮具、表盒等相關配飾。這個時期,出現了一批帶有愛馬仕logo的桌鐘、腕表、便攜式鐘等,愛馬仕頻繁的與瑞士鐘表品牌合作,包括、、Universal、Tavannes、亨利慕時(便攜式盒鐘)等。其中積家(為其制造Duo-Plan可隱藏盤面腕表)、Universal、Tavannes、摩凡陀與愛馬仕有深度的合作,為其制造機芯和成表,同時,愛馬仕為、卡地亞等品牌銷售腕表。此時,迎合潮流,愛馬仕也推出了一些女士袖珍腕表。
左上為1930年代愛馬仕宣傳海報
其余:1930年代愛馬仕代理及合作的款
1940年代,計時表不斷涌現,、江詩丹頓、播威、、、、ia等等品牌推出諸多類型計時碼表,而愛馬仕早已(1936年)聯手深度合作伙伴Universal Geneva公司推出了Universal Geneva 計時表,1940年代,西馬為愛馬仕制作了一款有意思的醫生表(除了計時,還帶有脈搏計、測速計等功能),應該算是最早的醫生表之一了。Tavannes與愛馬仕同樣關系非同一般,為其制作了一枚大尺寸(38毫米表徑,14毫米厚)的防水計時表。計時表因為有活動的按鈕,防水做起來要難的多,所以早期能夠做出防水計時是比較自豪的。此外還出現了一些其他類型的鐘表,包括可開合的腕表、掛鏈型鐘表等。
1940年代Tavannes(左兩款)和西馬為愛馬仕做的計時表
左:1940年代積家為愛馬仕做的掛鏈表 右上:1940年代瑞士Pontifa-Audoine機芯的愛馬仕桌鐘
右下:1940年代摩凡陀為愛馬仕制作的盒鐘
1950年代一直到1970年代,愛馬仕第四代領導者Robert Dumas(Emile的女婿)是一位絲巾設計師,他大力促進了皮包、珠寶及其他配飾方面的業務發展,但鐘表業務有所放緩。這一時期,愛馬仕經營的鐘表品類少有亮點,小型的和一些便攜式的鐘表確有不少,但總體來說,愛馬仕主要以代理品牌商腕表為主,帶有自己logo的腕表反而沒有那么豐富了。積家倒是和愛馬仕合作非常密切,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都有為其推出雙logo產品。愛馬仕在此期間曾代理勞力士品牌零售腕表,當時并沒有想到,保羅紐曼今天會有如此重要的“江湖地位”,表殼上印有愛馬仕戳記的黃金版6241腕表,2013年佳士得日內瓦春拍成交價41萬瑞郎,今年11月7號的Phillips拍賣上就拍出了56.9萬瑞郎(1971年11月30號售出)。
雖然1912年時的那只腕表,并不是純粹意義上愛馬仕的第一只腕表,不過由此已經可以知曉,當時的Emile已經開始接觸鐘表,并萌發了將傳統懷表改造成腕表的構想,并為后來愛馬仕開展鐘表業務埋下了伏筆。之后的60多年來,愛馬仕不斷和鐘表品牌展開合作,愛馬仕負責設計,瑞士機芯鐘表廠負責生產,同時愛馬仕作為他們的零售商銷售腕表,直到1978年,愛馬仕第五代領導者Jean-Louis Dumas上任,并創辦La Montre Hermes公司,愛馬仕開始自己生產腕表,真正進入腕表制造領域。從此,愛馬仕開啟了全新的制表旅程。(圖/文 宇宙之表 吳一冰)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