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讀者問我,看上青銅,糾結思考10多天,夜不能寐,但家附近都沒店鋪,該怎么辦?我告訴他,唯一的辦法只有去線上的官方旗艦店,而且貨已很少,得抓緊。他說所有的猶豫都在于還沒機會上手,但作為限量版的表,有時候除了線上也沒別的辦法。
他最后說豁出去買吧,實在不合適再考慮退貨,頂多麻煩點,但總比到處找實體店而不得好些。
其實每天聽讀者說買表故事,都讓我對這個行業有新的理解。就線上賣而言,我也從觀望開始到支持,從1萬以下開始接受三五萬的價格。
畢竟市場那么大,有很多超乎我們經驗的消費者實實在在存在。
前幾天點開京東,驚訝地發現,鐘表自營旗艦店又多了一家——居然也加入了。而且據說這是寶齊萊全球范圍內第一次入駐電商平臺,選在6月1日開幕,看起來也是高端鐘表們對今年京東的618有備而來。
應該說是中國市場在互聯網這個新環境下的發展,讓很多老外不得不調整思路跟進大趨勢。寶齊萊全球行政總裁慕瑞 (Sascha Moeri)也說:“中國市場是寶齊萊一個很有競爭力的市場?!彼约毾?,這也是意料之中。
據兔子了解,這家店是官方合作店鋪,也就是說貨源有保障不用擔心。最讓我覺得好奇的其實是,這個合作是由經銷商亨吉利促成的。
一直以來,鐘上電商最擔心的是沖擊線下銷售,或者說,傳統經銷商會對此充滿排斥,認為人為帶來了競爭。但這次京東和寶齊萊的合作,源于今年巴塞爾前,從雙方拜訪開始,互相了解,中間就是亨吉利牽線搭橋,從接觸到達成一致決定合作也就4個月時間。
經銷商也明白,對抗大趨勢并不明智,順勢而為,理順實體和線上店的關系,才是正道。
兔子從京東店看到,目前寶齊萊放出了五大系列的產品,包括、、愛德瑪爾系列、白蒂詩系列和。從最便宜的1萬多元起步,到30多萬的表,都能看到。
說到寶齊萊這個品牌還是挺有意思的,兔子之前介紹過,因為本身是經銷商起家,在瑞士算是地標性建筑了,同時和很多鐘表品牌關系密切,比如等,所以很多消費者出國買表時,都繞不開寶齊萊這個名字。而且作為家族企業,已經有130年的歷史。
唯一的問題可能是對于經銷商寶齊萊和寶齊萊,有那么一絲疑惑。寶齊萊1888年在瑞士琉森誕生,當時是一個鐘表珠寶店,直到1919年,正式建立自己的制表廠和品牌,制作了自有品牌的第一塊手表,所以就制表來說,也有接近100年的歷史了。
其實最近就鐘表品牌電商化來看,家族企業或者說非大集團類品牌反而是膽子頗大的那一波。
比如,京東這一兩年來,拿下了同樣是家族企業的和亨利慕時,還有Oris,另外,、泰格、、等品牌旗艦店也都已建立完成。之前,京東還幫完成了線上店的構建,負責AP的物流,在中高端鐘表領域的野心,已經很明顯了。
可見劉強東去年帶隊跑瑞士的那一趟非常有效。
而寶齊萊也對兔子坦言,看到之前有那么多瑞士品牌開始和京東合作,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而且京東有龐大的客戶積累和行為消費數據分析,這一點很吸引品牌。
加上正好趕上618這個消費節點,京東也借此拿出6月1日超級秒殺日的成績單——某鐘表品牌2個小時完成月均的1/4銷售,當日環比增長達到1300%;另一個中高端品牌則是4小時完成去年雙11全天的銷售額……
接下來的京東618主戰場,寶齊萊也會參加,有興趣的讀者可留意優惠券,先搶為敬。
雖然,從目前的網購成績來看,2萬元以下的手表依然是主力軍,但三五萬以上的確在增長。
我聽過一個真事,某高端品牌80多萬的手表就是通過其線上店鋪賣掉的,雖然當時在支付環節出了一些小問題,畢竟金額很大,實體店也盛情邀請這位VIP到店購買,但被對方婉拒,他最終解決了問題,在線上完成支付,并且安心坐等手表上門。
這種超出我們最初設想的人,的確存在。
最近也有一位讀者告訴我,去北京出差偶然逛進表店,因為時間匆忙,試了一手表后匆匆離開,回家后念念不忘,通過官方線上店鋪拔了草?!熬W購手表最怕的是是否正品,其次就是是否合適,兩者都沒問題,對我而言,價格也就不成問題?!彼f。
這也代表了目前大多數消費者的想法。京東通過官方合作方式逐漸打消大家對于以往貨源的擔憂,我認為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對雙方的保護。
我一直鼓勵大家買表要進店嘗試,有實體店的條件充分利用。但如果實在有地域限制,個人覺得線上店的作用在于:
1,瀏覽產品,熟悉品牌;
2,給選擇困難癥的人回家二次思考的機會;
3,有不少品牌有7天無條件退貨的條款,相當于給了一個試戴的機會。
之前還有品牌的人私下和兔子說,他們甚至想提供當面送貨試戴的服務,雖然成本很高,但也表達了對于線上購物體驗的重視吧。
線上線下互補才是健康的關系,畢竟對于龐大的市場而言,誰都沒辦法用一種購物模式框定消費者,有差異才是有趣的市場。
八卦兔只做原創,歡迎轉發!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