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1999年花一千多塊錢 買了塊西鐵城光動能要如何尋找,這個表要怎么了解比較合適?
1998年記得那時剛剛參加工作,第二年用了當時一千多的巨款(當時工資只有幾百元一月)購買了一個新事物,,在那個年代聽都沒聽過不用換電池,曬曬太陽就會走,多半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入手。
時隔二十多年手光澤依然美麗,只有表殼表帶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記得6-7年前手表開始罷工,走時開始不準了,不是吹日本人的產品怎么樣,在當時這表是原裝進口的,居然用了十三四年都不帶任何問題,走時也相當準確。
手表伴我度過了整個青春,走時沒有絲毫的偏差,平時都不用費心去較時,最多由于月份的變化偶爾調整一下日期,一只伴我到中年??。
由于中年的發福,小口徑表面已經不適合這臃腫的手臂,故也不想去換電 被稱為「瑞士鐘表業教父」的LVMH旗下宇舶表董事局主席JeanClaudeBiver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看時間是手表最不重要的功能」,這也是他對于「為什么戴手表」的一種回應。手表的本意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實用工具。而今隨著計時工具的普遍化,其作用不在注重計時功能,這種大大超出其本身功能價值的小物件,更多的是一種飾物,象征著體現出配飾者的品味。在西方政治哲學中,評價一個社會的進步,是要看它是否拋棄了功能主義而實現了精神主義??梢?,那些問「為什么要戴手表」的人還停留在功能主義上。而戴手表的人到底在追求怎樣的精神主義,我jio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池再作維修,今年換了一款,但愿這一款伴我度過中年陪我慢慢變老。
由于所有的機芯都是用人手上鏈進行測試,不得不取下自動機芯的擺陀,因為機芯在旋動表冠時會被高速嚙合的齒輪上鏈機構損壞。大多數通過測試的機械表都會成為自動表。每個機芯都被裝上了一個cosc 標準面盤、秒針(大秒針或小秒針)和上鏈表冠。一臺電子照相機 每24 小時會紀錄下秒針所在的位置(能精確到1/10 秒)并與精確到毫秒的參照原子鐘進行比較,照相機會拍攝兩次以檢驗機芯是否停止運轉,接下來機芯將被重新上鏈到合適的位置并置于適當的溫度進入下一個24 小時的周期。這個過程將連續執行16 個周期。在起初的11 個周期里,機芯在23 攝氏度的溫度下五個方位各至少要進行48 小時的測試。儀器讀 數會指示出機芯的準確度和精確度。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6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