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只能算一枚穿戴設備 萬寶龍智能腕表開箱測評要如何尋找,這個表要怎么了解比較合適?
這應該是論壇里對于此枚的首次購作業。最初還是比較期待的,因為去年年底已經在很多地方看到了智能腕表的廣告。但收到實物后,還是有點失落。因為其實它只能算是一枚穿戴設備,所謂的“智能腕表”只不過是營銷說辭而已。而且46的表徑也把廣大女性拒之門外。我個人還算是萬寶龍的擁躉的,擁有萬寶龍很多皮具和書寫工具。但是對于此枚腕表的表帶,還是忍不住吐槽,第一個卡扣是縫死的,摘戴表的時候都得用很大力氣把表帶扣起來,沒幾次表帶就已經有很深的印痕。
再說說使用感受,我自己親自 與首飾相同的是,在社交場合人們所戴的手表往往體現其地位、身份和財富狀況。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人們所戴的手表、尤其是男士所戴的手表,大都引人矚目。平日里我們佩戴的腕表你有注意這些細節嘛?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腕表冷知識,相信這些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致力于最具影響力的腕表新媒體,和愛表的人分享最有態度、最有啟發、最有價值的原創腕表內容。九段腕表為廣大腕表消費者及愛好者提供腕表圖片、品牌文化、表款信息、購買指南、腕表雜談和腕表科普黃頁等相關的信息參考。是目前表友最受關注的互聯網鐘表媒體之一。手表的選擇佩戴手表若要正確無誤,自然先要了解手表,并且善于選擇手表。選擇手表,往往應注重其種類、形狀、色彩、圖案、功能等五個方面的問題。佩戴了2天。第一點要吐槽的是:這塊兒穿戴設備的耗電量竟然比iPhone還要快,尼瑪,一天得兩充,真不知道設計師咋想的。第二點:腕表的系統是安卓的,與iPhone的鏈接通過藍牙。且不說輻射的問題,我手機的電量都不足以撐夠一天,還如何留下多余的電力分給腕表?第三,腕表的wifi鏈接、微信、短信、手機提醒等功能都要通過手機設置,反之如上,還是要消耗手機電量。還不如沒有這種雞肋功能。而且戴上了腕表,更有種被捆綁的感覺,時不時的給你腕上一震。對于我這種寫字樓民工,實在是折磨。已經擁有多枚腕表的我實際在佩戴過程中都是懶得調時的,因為實在是沒必要。每天都換著戴,就算是70小時的長動能都未必撐得住??傮w來說,真是個失敗的產品,概念玩兒的太多了,以至于連基本的出發點都看不到了。當然,如果讓我打分的話,他的優勢還是有點:包裝精美,有萬寶龍一貫的細膩與品牌賣點。
19世紀中期,有人將計時掛表裝上皮帶并戴在手腕上使用,之后逐步改進、縮小體形、美化樣式,發展成為手表。1868年,百達翡麗制造給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手表是世界上第一只手表,但這種形式的鐘表在當時并不流行。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6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