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文化] 所有美好事物的誕生總有一個契機或一段故事,就像每一只的誕生都伴著宿命。1904年,路易·為自己的好友——傳奇航天先驅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Alberto -Dumont )設計了一款飛行用腕表,并以”Santos”命名。自此,一個傳奇的珠寶商開啟了傳奇制表之路。1918年的Tank系列,以突破歐戰僵局的坦克為靈感,不僅向這一軍事發明致敬,還表達著人們對于和平的向往和渴望。乃至2007年的on Bleu系列,以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熱氣球——“蒙特哥菲爾熱氣球”為創作靈感,象征一種突破窠臼的創新精神。然而時隔8年,家族的新成員Clé de 終于誕生,又是伴隨怎樣一個的故事呢?
新成員 為什么是“一把鑰匙”?
一個世紀以來,卡地亞在腕表時計的創作上一直保持自己的節奏和嚴謹的態度,不僅讓愛表人士對其經典回味無窮,也對其再創新作充滿期待。如今,最新的Clé de 系列終于誕生,法文中的“CLé”意為鑰匙,這是一個懷舊時光的故事。
還記得小時候家里的老座鐘嗎?那古老悠揚的鐘聲是時間留給我們的最初印象,家里的奶奶、外婆時不時用一把鑰匙插進鐘孔,調試著家里唯一的時間機器。您是不是也會偷偷地拿起那把神奇的鑰匙去一探究竟?最新的Clé de Cartier系列腕表就是以這古老的調試鐘表的鑰匙為創作靈感,將其融于Clé de Cartier系列表冠的設計中,并且以卡地亞慣有的方式鑲嵌一枚藍寶石,更顯精致神秘。古老鐘表一直以鑰匙為上鏈以及調校時間的工具,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鑰匙上鏈與調校時間的性能才逐漸被表冠取代。如今,Clé de Cartier系列重新以鑰匙為設計靈感,飽含懷舊和回歸的意味,不得不令人們感懷。
同時,Clé de Cartier系列表冠不僅在造型設計上達到鑰匙的形似,而且在使用體驗上也有相似的感受。首先,表冠在上鏈以及調校時間的功能上與一般腕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時多了如同鑰匙般的手感。在為腕表上鏈和調時前,必須先將外型形似鑰匙的表冠旋開,就如同用鑰匙調試古典鐘表一般,調校完畢后,表冠被推回至原位,無需動手便可自動恢復垂直狀態。另外,設計中更特別添加悅耳的聲音效果,柔和的“咔噠”聲伴隨著轉動和推按表冠的動作,在微妙處刺激感官。這種神秘的魅力絲毫不遜于小時候家里那鼎老座鐘的吸引力。
只看辨識度 先天帶著Cartier基因
如何在不斷的創新變革中堅持自己,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品牌的難題。那么卡地亞在歷經百年的制表過程中,一直在保持哪些經典的DNA呢?看看這幾只不同系列的卡地亞吧。
這些是卡地亞不同系列的經典款式,第一眼看上去一定是不一樣的,方的、圓的、龜形的,但細細看去又有很多細節上的統一元素?!癈artier” logo自不必說,風格統一的羅馬數字時標、顏色統一的劍形藍鋼指針、鑲嵌藍寶石的表冠、太陽紋放射效果的鍍銀雕紋表盤,甚至是品牌獨有的Tank方形、Santos圓形、Tortue龜形已經成為不可替代的元素……這些細微處的經典元素恰恰就是屬于Cartier的品牌DNA。當然,不是所有的設計都要以這些元素為先,但無疑這些是最鮮明的品牌基因。
那么再對比一下最新的Clé de Cartier系列經典款吧,結果很明顯了,一看就知道是Cartier家的小伙伴了,即使是若干年后Cartier再出新系列,也一定逃不出太遠。
至于這個家族新成員的表殼形狀,還是有必要說一說的,怎么就橫空冒出來這么個說不出卻很符合視覺藝術的殼形。其實愛表的人知道,這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非常流行的“鮑魚殼”卵石形表殼,那個年代,很多推出了相似的鮑魚殼腕表。如今,卡地亞重現這一經典設計,不僅因為這種殼形圓潤飽滿、一體成型的美感,同時還帶著強烈的復古韻味。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
2015年4月首度面世的Clé de Cartier 系列率先推出大三針加日期的款式,共有40毫米、35毫米 以及31 毫米三種尺寸的表款。其中40毫米與35毫米的款式搭載1847MC 自動機芯;31毫米版本則搭載一般自動機芯。而9月份即將推出的Clé de Cartier 浮動式陀飛輪腕表則裝配9452 MC型工作坊精制手動上鏈機械機芯,搭載浮動式陀飛輪。而未來卡地亞將在這個潛力十足的全新系列中,還會裝配哪些高性能機芯,就更令人的期待了。
其中備受關注的就要數這枚卡地亞自主研發的新型1847MC了,“1847”并非偶然所得,而代表著品牌創立的年份。直至今日,卡地亞已研發出33款卡地亞獨有的機芯,雖說品牌們向來喜歡以自己的特殊年份給自主研發的機芯命名,但能夠以品牌的創立年份命名,足見卡地亞對這款機芯的看重,也必定是花了大工夫的。
這款自動上鏈的1847 MC機芯直徑25.6毫米,機芯采用與表殼一致的設計原則:簡約大方,注重效率。機芯配備的快速發條盒,大大提升了走時的穩定性,雙向自動上鏈機制采用特別設計的杠桿系統,尤為堅固耐用。機芯以日內瓦波紋(Vagues de Genève)修飾,具備半瞬跳式日期顯示功能及長達42小時的動力儲存。
而9月即將上市的Clé de Cartier浮動式陀飛輪腕表,正是品牌一鼓作氣之后的趁熱加碼,立即填補了這個系列高復雜功能款的空白。除了奢華的鉆石鋪鑲外觀引人注目,內部裝配的9452 MC型手動上鏈機芯,搭載浮動式陀飛輪更是吸人眼球。機芯直徑24.9毫米,機芯零件數142枚,各種拉絲處理、倒角打磨自不必說,擺輪震頻每小時21600次,動力儲存約50小時。最后再來個“Poin?on de Genève”(日內瓦印記)也是毫無懸念。
總之,這個Clé de Cartier系列從內到外總算是對得起表迷的期待了。
總結:這是一個流行“懷舊”時代,人們一邊忙碌著向前,一邊留戀著感懷,不再一味地追求速度和享受,而是開始尋求情感和精神的歸屬。此情此景,卡地亞推出這樣一個帶著復古風格、懷舊味道、創新精神的腕表系列,在精神上于這個時代無疑是非常適宜的。至于腕表的工藝、技術、設計……上述已經講述得足夠詳盡,況且還有品牌百年的工匠精神、藝術大師級設計的擔保和考量,多說無意,就等著表迷們上手體驗了。
最后戴上一只Clé de Cartier系列腕表,緬懷一段舊時光,開啟一段新旅程吧。(圖/文 宇宙之表 井元麗)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