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30歲前送自己的一塊表,是總結也是新的開篇要如何尋找,這個表要怎么了解比較合適 隨著制表工藝和器件的不斷升級改造,高端腕表越來越具有收藏價值,慢慢地一塊好表進入人們的玻璃櫥窗,成為珍貴的收藏品,其中“窮玩車,富玩表”的說法,就是來形容腕表的價值越來越大,比如說在拍賣場上常常出現的PP,Rolex等品牌,不少稀有款的增值率要遠遠高于中國的房地產,不少買家通過自己多年的收藏,可以為自己賺到盆滿缽滿。但是對于一個愛表之人來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現在擁有,相信也不會輕易割愛。?
20年下半年一直在備考。原本打算完成目標在30歲前送自己一塊1號,但自己付出努力最多的考試居然考了不及格的最高分。短暫的失落,也重拾信心去參加國考。
上月27號,下午參加完國考。就想著考完去深圳萬象城溜達溜達,其實是想去買衣服(今年真的冷,廣東冷得還特早),鬼使神差的我又去看。
到深圳萬象城,差不多八點半。先去的GO專柜,比較喜歡的90買了,其他感覺一般般。
那天兜兜轉轉,前前后后看了、還有新款,都沒什么興趣。心有不甘的我,讓柜姐給我試了下Freak,只有黑色! 準備轉身離開之際,她給我拿了經理人系列,全鏤空,手動鏈,覺得還挺帥的!
其實,當時自己也不是特喜歡。到門口抽根煙,想著這大半年的付出,今天總算考完了。 總體來說四場考試過了三個,雖說預期目標沒完成,但自己盡力了!抽完煙,轉身回去刷卡提表。
20年陸續買了好幾塊表,我是真的很喜歡看的轉動,喜歡嚴絲合縫的機械感。雖然走時不一定精準,但它的每分每秒都是伴隨著滴滴答答,顯得那么擲地有聲、腳踏實地。雖然跟實際有些差距,但它就是按著自己的路去走,隨芯而動。
再過幾天自己就30歲了,回想自己20-30歲這個階段,有過窘迫,有過失敗,也有過一帆風順的時候,但我對這個階段的自己并不滿意。雖然現在的我還沒達到預期的自己,但我對自己有著目標、也有著理想,我喜歡這種活法,也喜歡現在努力的自己。有人不理解我為什么要那么逼自己,并不需要告訴他們,他們也不會懂,按著自己規劃的路去行走,很快就會離開他們,接觸到更多比自己優秀的人。就像總會遇到自己心儀的路上,不會停歇…
漢彌爾頓(Harnilton)1970年,漢彌爾頓推出了用手輕輕一按便能跳出時、分、秒紅色液晶數字的LED電子表,金殼的標價高達2,100美元。然而不足十年,這種表便走向了衰亡。斯沃琪(Swatch)1983年,一款標價僅25美元的瑞士手表上市,它鮮艷的塑料表殼表帶頓時贏得了表迷之心,標志著古老瑞士鐘表業的年輕化。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3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