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專柜一上手直接拿下 歐米茄超霸深得我心要如何尋找,這個表要怎么了解比較合適?
接觸這個品牌時間已經很久了,最早入手的是海馬3(時間太久圖片找不到了),那時候還是漆面盤密底款,雖然海馬的帶廣受大家詬病,但我覺得質感還不錯, 制表的過程,也是一次很好的創作過程,我們要善于領略消費者的心思,我們也要善于設計手表的風格,讓一款優雅時尚的腕表遇到與自己相匹配的佩戴者,這才是手表設計的初衷和歸宿。瑞士寶航名表,在手表的設計方面,選用了許多的靈感,并且展示到了表盤上面,手表優美時尚,成為消費者的最愛。再加上走時也很精準,對歐米茄的印象很好。后來新款3出來以后,心水灰盤很久,要不是因為手里比較多差點就入手了。說到超霸,自己對計時款一直不是很感冒,最開始看過熊貓盤自動款,去專柜試戴后感覺太過厚重就再也沒關注過。人真是很奇怪的動物,超霸登月是鋁圈手動無日歷,換做以前其中任意一點都是我拒絕購買的理由,然而在表友群里泡久了,看他人曬登月的照片,竟然越看越上頭,最后毒發身亡購買了。
一開始糾結是入手1863還是3861,因為自己比較多,平時換著戴的比較勤,所以3861升級的防磁天文臺和停秒功能對我來說沒太大吸引力,而兩者之間一萬的差價卻是實實在在的。后來去專柜逛的時候剛好這兩只都有,一上手差別就出來,3861的表帶非常貼手舒適,而且顯得手表精致度提高了不少,另外計時盤下陷更加明顯,表盤層次感更好一些,于是就果斷買下了。
說到手表本身,刻度條用的是略微凸起的夜光涂層,有點像之前玩過的,再加上白漆指針,復古味還是很濃的。也正是因為對這些特征的保留,才使得登月的經典能夠一代代延續下來。機芯打磨個人感覺一般般,比沒有強,不過開啟計時功能的時候看著機芯運作還是蠻有意思的。表帶觀感精致,不過做工上有點松垮,不知道是不是廠家有意為之,因為之前海馬的表帶就很緊致,個人覺得應該不是加工工藝問題。相比之下更喜歡五珠鏈表帶,既舒適又緊致,等改天可以拿手里的間金日志做個對比。自己最想吐槽的是上鏈手感,因為表把附近護肩的原因使上鏈非常艱難,還沒上滿鏈自己就放棄了。這方面還真得夸夸,表把做的又大又粗,雖然上鏈過程中有回彈力,但仍比超霸好太多。
總結一下個人認為超霸登月還是一款很值得把玩的,造型經典低調,還有歷史加成,五萬左右拿下還要啥自行車。之前看有的表友在它和計時之間糾結,個人認為這兩款產品的設計初衷和受眾是不一樣的,帝舵有日歷,防水更深,適合通勤,而超霸更適合手里已有通勤腕表的朋友入手。啰嗦了半天,上圖吧。
積家1000 小時測試該測試目的是為了模擬佩戴者使用腕表的不同情況,以測試腕表的精準性積家生產的每一枚表都經過最嚴苛的1000 小時品質管制。在完全組裝完畢后,連同表盤和指針接受品質管制測試。測試過程中的每一項細節均被詳細記錄。只有負責測試的表匠,才有資格在1000 小時測試后,決定一只腕表是否合乎積家的嚴格質量要求。1.積家 Master Control 1000 小時測試 VS COSC1. JLC 該測試是41.5 天(1000 小時),而COSC 為15 天(360 小時);2. JLC 的測試是測試完全裝配好的腕表‐‐‐裝好表殼,表針,表盤,而不僅是機芯(COSC,只測試機芯)3. JLC 測試精度要求是在‐1 ~ +6 秒/天(COSC 男表標準‐4 ~ +6 秒/天,女表 ‐5 ~ +8 秒/天)4. 能量儲存測試:模擬高強度和低強度活動條件下的能量儲存(COSC 不測此項); d6 s75. 功能及藝術檢查測試(COSC 不測此項);6. 擺輪碰撞測試(COSC 不測此項);7. 正常和滿發條條件下的精度測試,6 方位(COSC是5 方位,只有正常條件);8. 5 大氣壓下的防水測試(COSC 不測此項)9. 模擬20000 次微小撞擊的抗震測試(COSC 不測此項)10. 4~40 攝氏度之間溫度變化,測試抗溫波動性能(COSC 是8~38 攝氏度之間)。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3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