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不完美的六邊形戰士 復古軍表海鷗1962PlanB要如何尋找,這個表要怎么了解比較合適?
其實在我心中對于通勤是有一個具體的數據要求的:
1、由于我的手腕較細才16mm,所以表徑保持在41mm以內,厚度最好在13mm以內;
2、通勤表一定要抗造,非??乖?。所以貴金屬材質PASS、有劃痕風險的PASS、一碰碎的PASS,表殼材質還是不銹鋼最好;
3、能陪著我走南闖北,不介意我很粗糙的對待,防水應該>10Bar;
4、通勤也要伴隨著悶騷,因此表帶的適用性也需要多樣,皮帶、帆布、橡膠、金屬都可以完美搭配,可以應對不一樣的場合;
5、通勤就代表著方便日常使用,所以自動上鏈也是必不可少的,避免了因為忘記上鏈走時不準的尷尬;
6、通勤表的走時要準確振頻保持在4Hz,而且擁有大于70小時的長動力。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以為我說的最佳通勤表是是新出的游騎兵或者是 pro,的確上面說的兩款的確符合我理性心目中的“最佳通勤表”,不過人是感性的,最近2年來我佩戴最多的并不是最接近“最佳通勤表”數據的帝舵小黑盾、的登山家,反而是復古軍表 海鷗1962 planB。
和結緣主要有兩個原因:
1、第一個原因,我老爸就有一款海鷗表,然后在我的“愛惜”之下,直接分崩離析了,不過腕表之中那復雜的結構,精密的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2 手表,又叫腕表。即佩戴在手腕上的用以計時的工具。而今天手表對于我們的意義已經不是看時間這么簡單。那么今天手表對我們的意義是什么呢?在社交場合,佩戴手表,通常意味著時間觀念強、作風嚴謹;而不戴手表的人,或是動輒向他人詢問時間的人,則總會令人嗤之以鼻,因為這多表明其時間觀念不強。 在正規的社交場合,手表往往被視同首飾,對于平時只有戒指一種首飾可戴的男士來說,更是備受重視。有人甚至強調說:“手表不僅是男人的首飾,而且是男人最重要的首飾?!痹谖鞣絿?,手表與鋼筆、打火機曾一度被稱為成年男子的“三件寶”,是每個男人須臾不可離身之物。、第二個原因,每天上班我都會經過海鷗表的專賣店,我也會吃完晚飯散步到店里去看看有沒有新款腕表。
把這款海鷗作為最佳通勤表也有著以下六個原因:
1、385mm的表徑和14mm的厚度帶著沒有壓力,厚度雖然有點超標,但是為了那個復古味道,妥協了~
2、全金屬外殼不錯,很耐造,亞克力表鏡,聽說非常不耐造會有劃痕,但是為了那個復古的味道,妥協了~
3、防水3Bar,額~這個么,妥協不了,至少來個10Bar呀,后來想想游泳我帶、爬山我帶精工登山家,1962planB是飛行員腕表,我坐飛機戴,生活防水足夠了,妥協了~
4、表帶的隨意切換還是不錯的,nato、麂皮等復古樣式的表帶都能無縫對接,Excellent~
5、很神奇又很矛盾,我開始以為通勤表就需要方便所以自動上鏈是必備的,但是真實使用下來每天給上鏈,感受齒輪轉動間的脈動,感覺對腕表的感情也不斷加深,很神奇的感覺,手上鏈非但沒有減分反而成了加分項。
6、ST19機芯是海鷗很高性價比的機芯,雖然振頻是3Hz,動儲大約40多小時,但是在2年的使用下來并沒有走時不準的情況,唯一能讓我這個強迫癥有些膈應的就是,這款機芯為啥不增加一個停秒的功能。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一直把這款腕表作為通勤表,就是因為夜光。
這個純屬是個人的愛好,我珍藏的其他幾款腕表都帶有夜光功能,這款1962Plan也不妨多讓,夜光效果還是不錯的內!
這就是我的“最佳通勤腕表”——不完美的六邊形戰士海鷗1962 PlanB。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軍方意識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這才啟發了一般民眾對手戴腕表的熱切需求。1926年,發明了第一塊自行上弦的腕表。從1960年起,傳統的圓形表樣普遍受到民眾的喜歡。瑞士對腕表的進一步改進,就是把懷表所具有的計時、日歷、陀飛輪及自動發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于腕表上。1952年,美國、法國和瑞士各生產出一塊電子表。1967年,納沙泰爾的電子鐘表中心開發出第一塊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開始大量生產。自此,新的技術開始快速開發,不同品牌的手腕表也開始迅速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2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