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知識] 今天給大家分享仔細說說我的腕表之路 終于入手適合自己的伯爵polos藍盤要如何尋找,這個表要怎么了解比較合適?
本人理工男一個,對機械比較感興趣,所以五年前就已經入手了1368420,這也是我人生第一只,當時按著自己的預算,給了自己三個選擇。綠鬼,當時感覺勞力士比較老成,也沒有什么特點,最大特點一勞永逸,所以沒有考慮(五年過去了我發覺我的觀點是錯的)。原創1,有背透,簡潔,大氣,不過覺得當時覺得在這個品牌在中國沒什么名氣,所以最后選擇了積家月相,原因很簡單,就是第一眼看中的,有我看中的月相,白盤優雅大方耐看,也有背透。當時買的時候還沒有微信的年代,不過通過的上帝(上之家的都知道)搭線,去了海港城的鐘表店購買,得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價錢。 再說說我想買多一只表的原因,積家月相標配就是鱷魚皮,佩戴感受是不錯的,搭配起襯衫西褲,連我都覺得自己有點像紳士,不過我自己不不能像紳士一樣去工作,還是要到處跑跑,開發業務,夏天到了,也喜歡穿涼鞋短褲,戴著個積家月相也不是很搭。另外我的今年是第五年,算埋第一條手表皮帶,現在已經是第四條了,基本上每年一換,我在這想說皮帶手表的確不適合夏天的日常佩戴,手臂出汗多就很容易滲進鱷魚皮,會腐蝕,很快就有味,就是這兩個原因我想換一只適合日常佩戴的鋼帶表。 落實好自己要選擇一只鋼帶表后,我給自己的預算是5-10w,其實這個范圍的鋼帶表選擇也不是很多(拋開勞力士),我一開始就看中的154藍盤,鋼帶之王,那八邊形的設計真心漂亮,一看就只知道是皇家橡樹,所以我今年的很大段時間都是以此為目標,然后就去澳門看表,試戴,也問過手表代購的價格,基本上沒多少優惠,加上這段時間嚴重缺貨,也要排隊,最起碼是兩個月的等待。第二只看中的是熊貓迪,這款表是我覺得勞力士為數不多好看的表(大家不要噴我,個人感覺而已),然后我通過各種渠道問這只表,都說沒貨,借用我表友毒師的一句話:買黑鬼綠鬼是可以憑運氣,買熊貓迪就不是運氣的問題了。這句話說中了現在熊貓迪的現狀,一表難求,估計跟鸚鵡螺普通款是一樣難買,都是超工價。適逢國慶期間去新馬旅游,就試試看看有沒有人品爆發,從新加坡問到馬來西亞,從馬來西亞問回新加坡機場,全部都告訴我沒有鋼迪,只有間金和全金,而且間金全金的還有折扣,銷售還告訴我,熊貓迪在新馬也是熱爆款,7馬幣也難求一表,大概11萬多吧,所以我也放棄了。 在新馬的最后一天行程下午四點來到新加坡機場,五點多就吃完飯在機場逛逛(7點30分就要登機回國了),所以就抓緊時間繼續看表,就走到的專柜,還是問問polos的計時款和普通款的價格,這里免稅之后,還有一個九折優惠,算下來價格相當優惠,這款polos在國內我已經試戴過,在馬來西亞也試戴過,感覺還是不錯的,藍色表盤夠特別,低調的外殼里面有一個騷動的心,那一抹藍看過之后也有過目不忘的感覺,所以就選定這款了。 在計時款和普通款的猶豫中,我 送長輩。送長輩手表,一般都是送自己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長輩。此時送的手表,建議最好是機械表,對他們而言,機械表才代表著精致感和永恒的時間美感。而且要送就送有口碑的名牌表,這樣不僅代表著心意,也能讓長輩更高興,他們對這些傳統手工工藝的欣賞也是由來已久的,也更懂一些。最后選擇了普通款,拋開價格原因有兩點,第一是計時表沒有秒針,計時款的秒針是計時用的,平時不動;第二是計時款太厚太重了,對于平時戴積家超薄大師的我來說,polos計時款和月相切換戴感覺差別太大,所以最后就選擇了普通款,戴了兩天,這款表真的越看越喜歡,雖然不是我一開始的選擇,但從個方面考慮下來的話這款s普通款是最適合我的上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軍方意識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這才啟發了一般民眾對手戴腕表的熱切需求。1926年,發明了第一塊自行上弦的腕表。從1960年起,傳統的圓形表樣普遍受到民眾的喜歡。瑞士對腕表的進一步改進,就是把懷表所具有的計時、日歷、陀飛輪及自動發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于腕表上。1952年,美國、法國和瑞士各生產出一塊電子表。1967年,納沙泰爾的電子鐘表中心開發出第一塊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開始大量生產。自此,新的技術開始快速開發,不同品牌的手腕表也開始迅速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2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