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雜談] 送長輩。送長輩手表,一般都是送自己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長輩。此時送的手表,建議最好是機械表,對他們而言,機械表才代表著精致感和永恒的時間美感。而且要送就送有口碑的名牌表,這樣不僅代表著心意,也能讓長輩更高興,他們對這些傳統手工工藝的欣賞也是由來已久的,也更懂一些。 今天給大家科普分享60年代手表有什么牌子?
20世紀60年代,瑞士手表品牌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盛行。通過研究制表技術,這些品牌成為世界著名的手表制造商,包括勞力士(Rolex)、歐米茄(Omega)、百達翡麗(PatekPhilippe)等,這些品牌至今仍然是手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品牌。
除了瑞士手表品牌,20世紀60年代,德國手表品牌也備受青睞。其中,莫勒(Mühle-Glashütte)和漢斯·威爾斯多夫(Junghans)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兩個品牌之一。
20世紀60年代,美國手表品牌開始崛起。其中,包括伯爵(Bulova)和浪琴(Longines)等品牌,它們憑借其創新的設計、強大的技術和卓越的品質在市場上備受青睞。
20世紀60年代后期,日本手表品牌開始進入市場。最初,它們主要是通過低價位來吸引消費者,并逐漸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如今,包括卡西歐(Casio)、昆侖(KUNLUN)等品牌已經成為了當下手表市場中重要的品牌之一。
總的來說,60年代手表市場上的各種品牌都有自己的特點。瑞士手表品牌因其先進的制表技術和精湛的工藝而備受歡迎。德國品牌因其精密的機械設計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手表之一。美國手表則因其經典的設計和強大的功能而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而日本品牌則憑借其高性價比的產品和不斷提高的技術水平,逐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
<
防水之外,更要防碰撞。在經濟能力許可的范圍下,不妨有兩、三只表在日常生活中替換:靜態活動時配戴機械表,從事運動時則戴運動表,如此用時因地制宜,有助延長表的使用壽命。機械表是靠機械齒輪及發條的帶動而運轉,轉動難免產生磨擦,所以日久必需加油、潤滑,以減低零件磨損率。否則等到出毛病才送修,往往問題已經很嚴重。機械表最好每年都要回娘家,檢查看看有無使用不當或進水的情形。尤其臺灣的氣候濕熱,汗水、雨水加上臟空氣等長年累積,對機械造成慢性侵蝕,損害的頻率和程度都比歐美、日本偏高很多,所以「定期檢查」非常重要;然后每三年需作一次徹底的清洗、保養。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1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