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新聞]2014年5月22日,《—來自的精美鐘》中文版發布會在北京僑福芳草地Wempe鐘表店隆重舉行。由德國著名制表師、古董鐘表研究專家萊因哈特·麥斯(ReinhardMeis)撰寫的《朗格—來自薩克森的精美鐘表》一書中譯本即將上市。本書圖文并茂、追本溯源地介紹了德國薩克森州鎮制表業跌宕起伏的歷史,實乃廣大鐘表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剛一進Wempe表店,就瞬間感受到了朗格濃重的歷史氛圍。麥斯撰寫了這部倍受推崇的著作,介紹德國最著名的鐘A. & S?hne,之后又花了長達八年的時間對其進行修訂。在這部著作中,他生動全面地向讀者介紹了誕生于1845年的朗格鐘表是怎樣一步步成長為今天德國頂級鐘表品牌代表的。
朗格不僅表做的精致,為媒體準備的茶點同樣精致。
Wempe表店的中國區總經理特別穿上了19世紀的禮服,向我們宣讀了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先生的制表宣言。
作為《朗格—來自薩克森的精美鐘表》中文版一書的出版人,凱撒旅行社董事長陳茫先生與Wempe家族第四代傳人共同為新書揭幕。
本書德語原版在2011年12月上市發行,隨即2012年英語與與意大利語版本也相繼上市。為使廣大的中國讀者也能方便地閱讀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戴手表,一種不戴手表。前者用手表裝點門面,他們往往不只一塊手表。后者覺得前者在裝逼,甚至滋生了這樣一個觀點!手表最初的出現是為了看時間,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幾乎人手一兩部手機,基本上都是機不離身的,甚至不離手,而且上面都有日期時間等功能。因此,如今戴手表是不是多此一舉的表現?這個問題對于不戴表的人通常只有三種答案:「多此一舉」、「不知道」和「沒有錢」。但在戴表的人看來,手表不僅僅是看時間的工具,更是一種精神追求。這一鐘表歷史文化巨著,凱撒文化藝術與傳媒公司攜手A. Lange & S?hne公司,促成了該書中文版在五洲傳播出版社的出版發行。凱撒文化藝術與傳媒的董事長陳茫先生自身就是極具熱情的鐘表愛好者和收藏家,常年致力于將歐洲的鐘表歷史文化傳播推廣到中國。
《朗格—來自薩克森的精美鐘表》一書分上下兩冊。第一冊《工業100年》介紹了格拉蘇蒂鎮鐘表工業的發展史以及小型鐘表制造商和眾多配件供應商。第二冊《朗格:一個在德累斯頓開創的制表王朝》則展現了A. Lange & S?hne公司從1845年到1945年歷經三代的百年發展史。
本書即將上市的中譯本共900余頁,列舉了2700多張圖片和圖紙,幾乎展示了A. Lange & S?hne公司百年中所有的專利和樣品收藏,最后介紹了A. Lange & S?hne的最新,涵蓋了公司自1990年重新創立后,遵循傳統在格拉蘇蒂鎮制造的所有產品。
嘉賓們一起與新書合影。
現場陳茫先生與大家一同分享他與德國與朗格與鐘表之間的點點滴滴,之后我們還會發布陳茫先生的獨家專訪,敬請期待。
隨后,朗格為媒體同仁安排了一節生動的朗格、歐洲及德國歷史課, 講述了從“德意志第一帝國”即“神圣羅馬帝國”形成到“一戰”、“二戰”、再從德國統一到朗格于1994年10月對外發布第一批腕表作品的整個歷史過程,讓我們從宏觀的視角感悟到了朗格家族的堅韌與執著。關于這段傳奇的歷史,我們會在之后的欄目為大家娓娓道來。
歐洲史的部分由歷史學博士潘丹老師負責講解。
的由朗格品牌的李娜老師負責講解,二人生動的講解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個動蕩的年代,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朗格能夠有今天的輝煌實在是來之不易。
1845年12月7日,帶著15名從當地和附近貧困地區招來的青年學徒,阿道夫?朗格開始了他在格拉蘇蒂的創業。
第二帝國誕生后的40年是德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年代,國內外對奢侈品的需求將推向歷史上最成功最輝煌的時期。在威廉二世時期,1895年朗格建立50周年的時候,盛大歡樂的慶典活動也標志著朗格最輝煌的年代。
一戰開始之前,隨著格拉蘇蒂鎮上新的鐘表廠的建立,大批量、機械化生產以及對廉價瑞士的引進,對朗格的經營帶來挑戰。此刻朗格制造的懷表分為兩種,即滿足最高質量要求的ALS質量標準和表盤上標有“德國鐘表制造”的DUF標準,后者是為順應時代潮流而制造的薄型男士懷表,采用14K金表殼,沒有黃金套筒和擺輪雕花夾板,與五方位校正的ALS質量不同,DUF僅有三方位校正。
40年代初期對用于空中和水上導航的專用懷表的需求使朗格的產量有了巨大提升。這期間朗格為海軍生產的懷表和為空軍生產的大飛行員腕表也成為現在的收藏佳品。根據記錄,到1945年戰爭結束時,用于軍備生產的精密鐘表約為13500件,這些訂單幫助朗格度過了戰爭的難關。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后一天,1945年5月8日,蘇聯戰機向格拉蘇蒂投擲炸彈,以阻止向捷克撤退的德軍,炸彈擊中了朗格的生產廠房,毀壞了大部分的儀器和設備。戰爭結束后,在蘇聯的監督下,朗格將用于夾板表,飛行員腕表,導航精密時計及航海精密船鐘制成文件和圖紙,以便蘇聯可以在本土建立生產車間。
在兩德分裂的歲月里,瓦爾特?朗格定居在福爾茨海姆,并在那里繼續從事制表師職業。這期間他對重新恢復進行了一些嘗試。比如他曾經和妻子及兄弟合作,在自家廚房里裝配“Lange, vorm. Glashütte”標志的腕表,也曾與合作,制造過裝有萬國機芯的懷表,然而這些嘗試無一成功。原因很簡單,脫離了故土 ——格拉蘇蒂小鎮的朗格表,就不是真正的朗格表。
朗格終于于1994年10月對外發布第一批腕表作品,包括,Saxonia,Arcade和陀飛輪“Pour le Mérite”腕表。這標志著朗格再次回到二戰之前世界制表業巔峰的地位。
了解完整部歷史,再去看朗格的作品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這些懷表是如此的精美,喜歡朗格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這本好書,我下面公布一下圖書信息:五洲傳播出版社,定價為1999元(歐元價格:249歐),ISBN:978-7-5085-2609-6。(圖/文 宇宙之表 毛壯)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1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