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記得十年前,已經有早晨天亮之前睜不開眼看的時候,知道快該起了,又怕睡下去誤事,一旦開燈看表睡意全無,那時已經有了缺一只的思想,無奈對那時的市場還不熟,也不知該去哪里購入三問。
第一只三問懷表,不小心引來了不大不小的麻煩。鐘泳麟先生在一篇雜志上寫過他的一篇三問,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說這個三問歷史悠久,品質良好,就是有一個毛病,打點速度太快,就象“老婆娘用熱水洗腳”的速度,所以盡管很便宜,才1.8萬元人民幣,他也想早點從手里拋出去。
我看了文章,默記在心,我當時知道二問的市價應當是1.5萬(現在也沒大變化),那么三問
手表,肯定要遠遠高于二問的,所以我想找機會去香港,收了鐘先生這只表。我雖然多次去過炮臺山《》辦公的威邦大廈,但不知道這次糊里糊涂的走過了頭,走過了一百米左右,意外的在馬路上碰上了辦事后往回趕的鐘先生,他擔心我一貫守時,讓我久等了我會生氣,結果兩個人在相約的時間里碰到了路上。
午飯時間,二人決定干脆飯后再去事務所,去了北角的一個鐘先生熟悉的酒店,那天他戴的是一只的三問。也可能是酒店里的吵鬧聲,我聽這只三問手表很費勁,心里的想法是三問手表,也不過如此而已。

百達翡麗3939三問
但是二年后的一次鐘表展銷會上,一款的三問表的聲音,卻徹底的顛覆了我對三問手表的疑問,不是一般而是非常的不一般,在金域假日的地下大廳里,雖然同樣是人聲嘈雜,這個三問奏出來的猶如天籟之音,美而綿長還很悅耳。積家據說為三問表專門開發研制了音簧稱為“高科技音簧”,是別的表廠所沒有的,所以到現在,三問領域里,就音聲而論無人出積家其右。
隨著制表工藝和器件的不斷升級改造,高端腕表越來越具有收藏價值,慢慢地一塊好表進入人們的玻璃櫥窗,成為珍貴的收藏品,其中“窮玩車,富玩表”的說法,就是來形容腕表的價值越來越大,比如說在拍賣場上常常出現的PP,Rolex等品牌,不少稀有款的增值率要遠遠高于中國的房地產,不少買家通過自己多年的收藏,可以為自己賺到盆滿缽滿。但是對于一個愛表之人來說,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現在擁有,相信也不會輕易割愛。

積家飛行陀飛輪超薄大師三問表
積家的三問表使用“水晶音簧”,將音簧底座焊接在藍寶石玻璃表鏡下,以擴大聲音。另外,這只三問表帶有一種“靜音時距”縮減系統,可以消除報時和報分之間的明顯停頓,行業首創。
那天我拿了鐘兄的三問懷表,心滿意足的回到了天津,當天晚上上足了發條,聽了兩遍感覺還不錯,第二天天亮再次“問”她時發現,剛睜眼時的注意力,聽報時已費勁,聽報分根本反應不出來,也就是,報時音間隔太短,你不集中精力分辨不出,記憶不了是幾點,而報分,則更有障礙,由于你在清晨沒有必要知道是幾分,根本不去數,知道半點,一刻足以。
報分的存在意義不大,在清晨時分更是意義不大。更何況敲的那么快了。下了決心,去王品生店里,早就聽說他能把三問的節奏調慢,這回終于可以欣賞他的絕技了,沒想到接連發生的兩件事非常的有戲劇性,終于使我失去了這只快音三問。
鼓樓的古董表商張長友正在王師傅店里,而且像約好了似的,手里也拿著一只三問懷表。再讓王師傅看,我還沒進屋,就聽到了用現在的經歷看,最大音量的三問懷表在鳴響,余韻綿長,愉人心底。這只懷表成色很新,表面上有“麻紋”,也就是出廠前的雕刻還清楚的保有,很明顯,使用頻率不高,否則“麻紋”會變淺甚至消失。而且直徑也較大,有60毫米的直徑。在三問懷表的領域里,低于55毫米的表,聲音會大大折扣,很少有50毫米左右,聲音會悅耳,會夠大,也許這是當年人工技術的極限。
我也掏出了自己的三問,我問王師傅,能不能把打簧間隔調長些,王的回答是肯定的,還沒等我說下一句話,手機響了,正是鐘兄,他好有靈感。說的是播威表的事,他要會見播威總裁,記得我手里有個特別的播威,想會見時借這只表戴戴,我當然是配合的。
很快我就報告了王品生能調慢三問表速的事兒,這回他沉默了。良久,他表達了反對“我始終堅守的原裝,原創理論,也許他們的這個速度是更合理的,也許有很多人喜歡音速快,總之存在即合理吧,要不你給我寄回來吧?”老兄之底線我不能破,如果是別人我會反論,比說,在這出廠后的幾十年里,也許維修時調快了不是原裝,也許原裝的狀態下會是更易聽準的節奏等等。但在這個表界大佬的面前,我只好服從,老老實實地給他寄了回去。
一旦決定寄回,我再次的研究了張長友這只三問,音質無與倫比,品相也相當好,拿到這里,也正是因為資金周轉問題,需要幾萬大元,條件甚至是二、三個月后,資金周轉開了,如不喜歡,可以退回。價格,也在王師傅的周旋下給了個相當好的優惠。
從那時起,這個三問表就放在我臥室的床頭柜上,已經陪了我長達十年之久。但很快發生的問題是,我居住在兩個國家的兩個城市,在東京沒有三問,我只好選了一個夜光最好的289七日鏈,立在床頭上,早晨可以看到時間,這只289好厲害,從第一天到第九天,誤差不會超過一分鐘,而且始終是處于立著的狀態(非平置),如果是平置,誤差會更小。還有,289沒有其他品牌的的七日鏈手表的毛病,越往后的日子,比如說第6、7天,誤差會大,289是出勤優等生,第一天誤差是5秒,最后要停的那天也是5秒。
沛納海289手表
但289也有不如問表的地方,入睡時雖然亮度很好,在早晨的晨煦中,夜光會看不清,有時需要開燈,影響睡眠。而且以289的身價,充當一個50元就能買到的夜光鬧表的角色,很不適當,有很多表友,都盯著我這只289,畢竟表盤也是特殊的巧克力灰色呵。
表友霍飛樂是三問手表的專家,在香港的展臺上,他的十只問表讓我看見了三問世界,價格,不用說了,有一只一萬剛過點的問表,聲音也漂亮,當即給我了,他從美國網上拍賣得來,一點價都沒加,盡管我再三說要付展臺費,這夫婦是堅決不收。
三天后我意識到這塊表并不適合我,也許是我這個人毛病太多,而霍飛樂對三問的某種過酷要求導致了這個毛病的發作。
霍說,三問的報時按鍵,如果是撥動的,意味著這個表的機器高級,如果是按動的則相對不高級,所以他擁有的三問表幾乎清一色是撥動鍵,少數有幾個按鍵型他也是先說機器不高級后再賣出,霍的說法是否正確有待考證,但我不研究機械,不修表,可能霍常修表會有真實的體驗,我只能相信霍大師對的判斷。
撥動型的特點是:按鍵是半圓而隨著表殼的流線設計,在按鍵的尾部有個斷崖,撥動此處后發出聲音,在黑夜中要憑手感找到按鍵,憑手感找到斷崖處,用力量(比按鍵型要用力很大)撥動斷崖發出聲音,兩個“找”一個用力,全憑腦力活動,憑大腦的指令來操作。一個睡眠中的大腦,再發出這樣的指令,再聽到報時、報刻、報分后基本上就清醒了,如果時間尚早,想多睡一會,也睡意全無。
所以我在霍兄處購得此表后只用了二天,就改用了沛納海289,諸君如有愛睡懶覺的可以試試撥動型按鍵的三問表。要不然你撥一下沒聽見什么就又睡了,要不然,你用力撥,集中精力聽完報時,一時半時睡不了。至少對我來說,按鍵和撥鍵的區別,對繼續睡眠的影響很大,這就是我前述的毛病。
不久,霍飛樂聽說我的“毛病”后,立即告訴我,美國拍賣會上有一個按動型鍵的三問,口徑58毫米,沒有音頻,但根據他的經驗,聲音不會太差,價格不會超過目前這只,運氣好的話,拿到價廉物美的三問可能性很大,為什么?霍說“按鍵的”不高級!那我就喜歡不高級的!


本文作者收藏的“按鍵式”三問懷表,表殼上的“麻紋”依舊清晰。
經過漫長的等待,這只三問終于到了霍兄手里,對聲音、流暢度不滿意的他,又給我免費洗油、調聲音,基于我對日本市場的了解,這兩項工作在日本做至少要需要1萬港元,加上比上只便宜5千港元,這只三問的性價比太超值了,聲音、按鍵都非常讓我滿意。
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不久我的貪欲又讓我走上了三問手表的追求之路,想帶上一塊與眾不同的表,功能與眾不同,特點與眾不同。功能上我已經能夠放棄了,這種表停幾天后,重新回復的不僅是日期,還有周、月,有時還要回復年的表示,對一個怕麻煩的人來說意味著什么?是不言自明的。
在世界各國輪番遇上經濟蕭條之際,這個機會給了中國,首先是經濟增長率跌破了百分之七,接著手表市場一蹶不振,店連連叫苦,在這個機會一塊三問手表,走進了我的視野。
寶格麗,有點特別,不是外圈上有刻商標的那款,外圈是復古式的像懷表,內盤外緣有淺灰,盤中央赫然用小鉆石鑲成了S.M兩個字母,聲音不用說了,非常悅耳,最吸引我的是表的樸實和低調,才38毫米的直徑,不顯山不露水,帶在手上也舒服。


本文作者收藏的寶格麗三問表,盤面和表扣上帶有SM字母標志。
但是,這個手表想聽聲音,也要從手腕上脫下來,否則聲音全被手臂吸收了,笨的是,買的時候根本沒想到在腕上三問會是什么聲音,而且據說講究的戴表者都有入眼前摘掉手表的習慣。為什么?問什么也沒用,我只好把表摘下來,放到床頭上。表不是來自霍飛樂,沒有換修的服務,黎明中,我只好把寶格麗拿到手上,集中精力和手力撥動按鍵,傾聽那清晰而快的三問報時,聽到刻時已經忍不住困倦而倒頭入睡。而且,到現在眾多的表友在網上搜索,也不知這個SM是什么,最大的可能是訂制者的縮寫,其次是未知。
但愿隨著時間的過去,這個表的文獻和評論會上到網上來,我決心在搞清他的身世之前不放手讓他走。
寶格麗今年新推出的 Carillon 鐘樂三問陀飛輪手表,帶有三音錘三音簧,具備鐘樂報時功能。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1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