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到天體恒定重心的標題,絕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個技術詞匯就是“陀飛輪”,但這款卡地亞天體恒定重心腕( Astrorégulateur)卻和陀飛輪沒有什么直接關系,卡地亞采用一種全新的方法解決了地心力對精度影響的問題。
地心引力可令游絲擺輪重心偏移,導致手表走時不準。而控制重力一直是制表工匠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除了陀飛輪,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決地心引力對手表的影響呢?我們不妨先讓看一下官方視頻。
對于這個問題,卡地亞Rotonde de Astrorégulateur 天體恒定重心裝置手表給出了完美答案,這款手表舍棄陀飛輪,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方法來挑戰地心引力,這就是卡地亞天體恒定重心腕表W1556211,此款腕表配備自主研發的9800 MC 型。
依據振動等時性取決于振子振頻的規律性,此規律性 腕表可以說是人們氣質的一種體現形式,比起珠寶首飾金鏈子等飾品,腕表給人的感覺更加有格調,而且腕表品牌的不同,其背后的歷史,設計,材質等也盡不相同,都一一體現了佩戴者不同的品味,因此對于男人而言腕表就是最好的珠寶首飾,低調不失奢華顯現出佩戴者獨特的品味。如佩戴時尚運動型腕表的男生擁有一顆年輕的心!其一定是有趣且善于享受生活的。佩戴標新立異型腕表的男生絕對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非常有個性,擁有自己的想法。佩戴經典內斂型腕表的男生,其已經不需要用黃金鉆石來證明他的實力了,腕表低調的精致,細微處透出的深厚內力。這種男人應該是豁達的,對生活有著獨特見解。會受到地心引力的干擾,因此最理想的狀況是無論處于何種垂直狀態下確保振子始終只有一個重心?;谶@個原理,卡地亞構想出創新反重力系統,即采用“轉陀”這一構件,使其每次都回至同一垂直位置。9800 MC自動上鏈機芯的秒針盤即為微型擺陀,并將擒縱機構、游絲擺輪機構集成到微型擺陀系統之上,并由微型擺陀驅動,卡地亞將這一系統稱為“轉陀驅動擒縱機構”。
由于轉陀總能返回同一位置,從而避免腕表在垂直位置時地心引力對計時造成的不利影響。此外,通過調節游絲擺輪機構在此固定位置的作用方式,制表師得以使Astrorégulateur機芯的運作平臺,無論在何種垂直狀態下,都能避免地心引力對計時產生干擾。這是腕表設計的一大創舉,與簡單的陀飛輪框架相比,轉陀可驅動并承載的零部件數量比陀飛輪框架多五倍。
手腕運動為擒縱機構帶來不同強度的動力而產生走時偏差,為了糾正動力造成的走時編差,確保擒縱機構以恒定速度運轉,設計師發明了兩個差動器組成的系統,將手腕傳導的動力轉換成一個恒定速度,保證隨轉陀運動的秒針規律運動,尤其確保了手表的準確計時。
天體運轉式陀飛輪的擺輪與擒縱輪并不是放置于框架旋轉軸之上,而是置于框架的一側,與其旋轉軸心連成一線。如此特別的設計造就了該表獨特的視覺效果,堪稱表壇設計上的一只奇葩。
為了襯托這款卓越的機芯,卡地亞選擇了50mm、但重量僅為55克的鈮。雖然自由式擒縱機構讓手表更易受碰撞損害,但鈮殼鈮鈦合金的物理特性,可將劇烈撞擊轉換為同等能量,但更為輕柔,緩沖更大。此前,這種材料僅用在IDone概念腕表上。
卡地亞天體恒定重心腕表W1556211具備轉陀驅動擒縱機構,鈮鈦合金表殼,直徑50毫米,表冠上鑲嵌一顆凸圓形藍寶石,黑色轉印羅馬數字時標,黑色鱷魚皮表帶,白金折疊表扣,防水30米,機芯所有零件都以手工加工,主夾板飾以環形波狀紋飾、表橋倒角打磨、日內瓦波紋裝飾等等。
全球編號限量發售50枚。
腕表參數:請點擊 卡地亞天體恒定重心腕表W1556211
Minuterepeater 是三問表,細微度到分鐘,此外還-有兩問(報刻)和五分問(報完小時后每五分鐘響一下)。三問表是一報時,二報刻,三報分。例如按一下鈕,表內發出一下低沉的鑼聲,兩下雙聲響,七下高音單聲響,則表示1;點37 分,這是因為它把30 分鐘劃 分為兩刻鐘,所以只響兩下雙聲響,再以七下高音單聲響表示剩余的7 分鐘。這種音響報時方式從古就有,包括中國的打更和西洋的報時鐘。初期的西洋鐘會定時響鐘,稱為自鳴鐘。到十七世紀,又增添了問時功能,按按鈕響鐘報出當時的時間。十八世紀,懷表上也開始有了同樣的功能。陀飛輪陀飛輪是鐘表大師寶璣發明的一種調速裝置。法文Tourbillon有“漩渦”之意,陀飛輪是音譯與意譯相結合。寶璣發明陀飛輪,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造成的機件誤差。機械式時計之所以能按一定的節奏循規蹈矩地走時,全靠擒縱裝置的精確控制。
原創文章,作者:lepi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zgfjx.cn/szwb-10501.html